第250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禮之後,無聲的點點頭,站在一邊的六福拉長了嗓子呼喝一聲:“起”

皇帝閒閒的向下望了一眼,開口說道:“朕巡幸江南,恭親王奕、軍機大臣孫瑞珍等留京理政,多方辛苦了。”

“臣等不敢。臣蒙皇上託付至重,敢不xiǎo心辦差,上慰主心?”

“你們能夠有這份心思,則上天神明定會多方庇佑。奕、孫瑞珍留守京中,功勞卓著,著各賞加一年俸祿;奕加巴圖魯嘉號,孫瑞珍賞穿黃馬褂。”

“臣等謝皇上隆恩。”

“起來吧。”皇帝擺手,讓兩個人各自站到一邊,笑容可掬的繼續說道,“朕這一次到江寧去,當真是大開了眼界。不提鐵路之迅捷方便,只是看江南文風匯聚之地,百姓豐衣足食,便可知曉,這數年來的惠民之政,件件都是落到了實處。”

“這都是皇上聖心顧念百姓,地方督撫誠心辦差之果。”

“這句話不能算錯。兩江任上,前後兩任總督,陸建瀛和桂良,都可稱是朕的忠閫之臣,著陸建瀛加太子太保銜,賞戴三眼花翎,並准予在家鄉建功德祠,以為褒獎;至於桂良嘛,更是有功於朝,著賞巴圖魯嘉號,加太子太傅銜。封二等伯。”

對兩江任上的各級官吏俱有一番封賞之後,皇帝端起案上的**啜了一口,“想來也都知道了吧?英人兵艦陳於廣州黃埔外海之上,為鴉片一物進口貿易事,不惜以武力相脅迫。爾等於此事是如何思慮的?”

第33節二鴉之戰(3)

第33節二鴉之戰(3)

皇帝剛說完,班列中站著的沈淮出列跪倒:“皇上,臣有話說。”

“你說吧。”

“是。”沈淮碰了個頭,大聲說道:“自皇上登基以來,於英夷等列強之國深仁厚澤,凡遠來中國者,無不待以懷柔,可謂仁至義盡矣今日英夷不思報效,反得寸進尺,意圖以武力相脅迫,使鴉片這等禍國殃民之物再度輸入我國,殘害國人。臣以為,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不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皇帝笑著聽他說完,低頭問道:“若是一旦動武的話,你可有退敵之法?”

“這,臣沒有。請皇上恕臣愚鈍。但臣以為,只要皇上一聲令下,天下勤王兵士紛至沓來,則英夷區區之兵,何足道哉?”

“你說的話,不能算錯。想來,若是朕問一聲的話,這滿朝之中,與沈淮做桴鼓之應的人,怕也是不少吧?”他的目光在群臣的臉上逐一掃過,語調略高了一點:“對英法賊寇的抵抗,自然是應有之義,只是啊,若是把全部jīng力都用到此處,也未免太高估了英、法兩國。朕倒以為,只憑沿海各省數年來購置的岸防火炮,就足以達到拒敵於國mén之外的效果。曾國藩?你在天津練兵多年,你說,朕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曾國藩張口結舌,楞了半天才無奈的點點頭:“是,聖上所言極是。臣在天津時,也曾多次到大沽海防前線去,據鎮標滑褚琇講,大沽海防,固若金湯。將士們也是長存報效君父之心。英人不來便罷,若是來了,也要他們有來無還”

皇帝揚聲大笑:“不枉朕一番栽培的苦心只憑這幾句話,朕在這北京城中,便穩如泰山啦。”

朝會以畢,奕處理完手中的公務,乘轎回府,他心中始終在打鼓,皇上如此志得意滿,甚至是一副完全不將大戰將起的爭端放在心上的態度,到底是何意呢?難道英國人此番而來,真的是不需君臣煩惱的事嗎?

心中疑竇難消,用過了晚飯也懶得多做什麼,早早的和福晉上休息了。睡到正香甜的時候,臥房的mén外有腳步聲響起,隨即而來的是敲擊mén扉之聲,聽聲音是棉寧:“王爺?王爺?”

奕rourou眼睛,從上半支起身子,“有事?”

“回王爺話。英國公使奧德里奇送來正式的宣戰文字。咸豐七年九月十三日的零時,英……”棉寧站在mén口,正在說話,房mén大開,衣冠不整的奕穿著拖鞋出現的他眼前,“給王爺請安。”

“文字呢?在哪裡?”

棉寧遞過去,奕一把抓過,藉著棉寧手中的燈籠認真觀看:“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nv王維多利亞陛下之命,自1856年1o月6日零時起,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對大清國展開全方位的武力進攻。”

奕只覺得頭重腳輕,大大的晃了一下,棉寧一把扶住了:“王爺?”

“來人,備轎我要即刻進宮。”

王府的管事太監就在一旁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