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閻敬銘心中一動:若說縱容有罪,皇帝就是最大的罪魁從咸豐四年以來,肅順駸駸大用,朝臣無不側目,京中猶自如此,京外又當如何?當然,這些話只能在心裡想想,嘴上是半點不能流lù的。

“不過啊,朕以為,若論及興利除弊的魄力,肅順倒是大有可取之處。故而朕想,此事,還是由你、肅順一起cào辦起來。等一會兒你退值之後,到他的府上去,告訴他,朕留他有用之身,為國出力,若是做不到、做不好這件差事,就讓他自己找根繩子了斷也省的朕看他堵心的慌”

聽閻敬銘轉述完皇上的話,肅順臉sè青白,顧不得多想,碰頭答說:“奴才méng皇上不棄,以重責相托,敢不效死以報聖恩?”說罷咚咚的碰了幾個響頭。

“雨亭兄,皇上對我說,著我以此事詢問前任軍機大臣,刑部尚書周祖培的見解,我想,宜早不宜晚,不如你我現在就過府拜望?”

肅順有心推拒。他雖然讀書不多,但人非常jīng明,只是聽閻敬銘說的幾句話,就知道這樣的差事一旦辦下來,就算是得罪了天下所有的官員總要從長計議,和自己府中的幾個清客認真會商一番之後再說,眼見閻敬銘盤馬彎弓,自知躲不過去,苦笑了一下,“那,好吧,容我更衣,與丹初兄同往。”

換了一身衣服,兩個人乘轎出府,直奔南城周府而來,若是隻有閻敬銘一個人,彼此有師弟情分,當以學生拜老師之禮,從偏mén進,從正mén出,謂之‘軟進硬出’,不過與肅順同來,就不可如此了。

府裡的下人通報之後,大開中mén,將二人迎到廳上,周祖培親自降階相迎,“肅大人,丹初,別來無恙啊?”

“給老大人(老師)請安。”

“去朝之人,說什麼‘大人’?”周祖培哈哈一笑,“來,請廳中說話。”說完吩咐下人,“去,準備酒席,今晚留客。”

揮退了下人,周祖培未語先笑,“雨亭兄,丹初,你們來得正好,我府中的廚子從南地學來一種新鮮飲饌之法,老夫吃過幾次,齒頰留香,今日我們大快朵頤,一醉方休。”

肅順勉強派遣愁腸,強自笑道,“還是老大人疼人,肅某別無所好,只有這‘口舌之yù’四字而已。”

一句話說完,兩個人相視大笑起來。

閻敬銘冷眼旁觀,心中苦笑:老師這番故意要做出得失不縈於懷的閒豫之態,卻更顯得嬌柔做作,見是個空擋,從旁chā話說道,“老師,皇上著學生來……”

“容老夫行禮。”

“啊敬銘攔住了他,“皇上並無諭旨,只是有些事,要學生向老師徵詢一二。”

周祖培一愣,自從咸豐四年,為禁斷鴉片一事,他受了池魚之災,同被貶黜廟堂,多年來每到年節,皇上賞齎不斷,感念皇恩之外,更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起復,但恩賞是恩賞,起用之日卻遙遙無期,久而久之,他的心也越來越冷。不想賽尚阿和曾國藩領兵抗敵,卓有功勳,封賞了巴圖魯嘉號,又給賜爵,讓他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這一次聽人說肅順和閻敬銘聯袂過府,還當事有轉機,不料卻只是一個‘徵詢一二’?他猶豫了一下,“不知道是何事,可容老夫有效勞的?”

“是這樣的……”

聽閻敬銘把經過說完,周祖培大吃一驚這樣的事情如何做得?一旦推行開來,天下官員人人自危,公事上再也沒有敢於任事的了他幾乎以為閻敬銘是在和自己開玩笑,又立刻知道不會,怎麼會有人開這樣的玩笑?

“丹初,你糊塗皇上年歲尚輕,有意繼武前賢,成就一代令名,我等身為臣子的,本當輔佐聖主,你……怎麼,這樣的政令如何能夠行得?否則的話,百官、外吏皆不可為矣。”

閻敬銘一皺眉,“老師的話,學生不敢苟同。明知其非,難道就不可匡正嗎?”

“治大國若烹xiǎo鮮。匡正之法,本當緩緩圖之,這樣急功近利,”周祖培yù言又止,事關皇帝,不可語出不敬,便換了個語氣,“開百姓告官的惡例之mén,豈不是重蹈武后朝的舊轍嗎?”說著重重的嘆了口氣,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

肅順看這師弟兩個有了意氣模樣,趕忙在一旁勸道,“芝老、丹初兄,不必如此。你等都是為了公事,若傷了師弟和氣,就大可不必了。也傷了皇上的一片垂問老臣的聖心。我說,下面的,不是說,有新鮮之物要本官品嚐嗎?怎麼,還沒有好嗎?”

給他一番chā科打諢,周祖培收拾心情邀客入座,肅順看看,桌子中間放著四個盤子,sè彩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