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2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術,也不過是起從旁輔助之功,聽孫以文言之鑿鑿,把對方的話轉述一遍,聽到其中竟然會有動刀割肉之舉,不免心中略有驚惶。

李鴻章想了想,在旁邊進言:“王爺,莫不是忘記了三國故事了嗎?”

“啊”一句話給奕訢提了醒,三國中有關聖公刮骨療毒故事,自己怎麼給忘記了?當下點頭一笑:“本王明白了,會將貴使的話轉奏我國皇帝陛下,一切,就等皇上聖躬而斷吧。”

“接下來,還有一件事是要請求貴國政府鄭重對待的,便是廣東入城之事。”

奕訢把伯明翰的話轉述了一遍,對方著重重申的還是請求中國政府履行道光二十二年簽訂的《江寧條約》中的內容,允許英人進入廣州城內設立公使館,允准英人在城內傳教生活云云。

皇帝一直凝神聽著,待到他說完,他卻沒有表示意見,而是把目光轉向下跪的幾個人:“賽尚阿,你聽見老六的話了?”

“是,奴才聽見了。”

“你怎麼說?”

“奴才以為,廣東入城之事本已經是先皇詔準,而且其中條款是寫進兩國簽署的《江寧條約》中的,今日英人再一次提出入城之請,奴才以為,當廷寄廣東葉、徐二員,命他們妥善佈置,安撫百姓,並按照條約中所列款項,允准英人入城。”

“賈禎,你認為呢?”

“賽大人所言句句合乎天理人情,又於禮法有節,臣附議。”賈禎答說,話題一轉,又就另外一事進言:“只是,臣愚見,英人所言,牛痘治療之法,本是為兒童強身健體,以備天花時疫,事關天朝億兆稚齡嬌子,怕是為人父母者,皆心有牴觸,未肯輕易答允呢?”

“嗯,你的話也有些道理,不過,天花之疫,本是困擾我天朝百姓,特別是稚齡兒童之疾,更是朕心所繫,民之所望。此事不能不慎重以待,所以,待到英人再來,朕的瑾常在也應該生下子嗣了……”

賈禎大吃一驚,趕忙勸阻,說:“皇上,瑾主子不論所生是男是女,皆是天家血胤,萬萬不可行以……”

“朕知道你想說什麼,”皇帝笑了一下:“朕身為天子,也要以身作則,此事是朕一力推行自然要用朕的孩子作為第一個實驗者。至於有什麼閃失嘛?想來英人也是受過文明教化,當不會輕呼以待的。更何況,朕的兩位皇兄,皆是在幼年之時便因為天花之疾而過早薨逝,朕思及過往,深以為痛。此所以今日由此良方,可根治天花之疾,便著意推行之本。”

“皇上心念天下百姓小民,實在是大善之舉,臣不勝欽服之至。”

“也說不上是這樣。”皇帝默然良久,他說:“而且以朕想來,英人雖有眾多不是,當也有醫者父母之心,更何況為之診治的乃是襁褓嬰兒,也一定不會輕忽以待。便是朕的子嗣,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這番話說得不清不楚,不過眾人都能夠聽得明白,賽尚阿答說:“既然聖意已定,奴才等遵旨就是。”

“嗯,今天把這件事就定下來吧,另外,軍機處廷寄廣東葉名琛、徐廣縉,讓他們妥善安撫百姓,萬不能再有陰唆民眾,聚集相劼,若是再有引發這等民眾騷擾,抗拒禮法、不允許英人入城之舉,朕就唯他們二人是問。”

“喳。”

“還有一事,禮部把對英使及英國女王的賞齎之物的禮單呈上來了,等一會兒朕批一下,交內閣明發。”

“是。”

“還有,五月初七是太妃她老人家的壽誕之日,老六,帶孩子和弟妹進園子來,讓老人家見見孩子,也開心一下。”

“是奴才恭謝皇上天恩。”

五月初五端午節,宮中照例也要有一番慶祝,而且因為臨近太妃的壽誕之日,更加的熱鬧非凡。

前一天的時候,皇上移駕城中,同時下旨:朝中耆老名宿,內大臣,大學士,皆恩賞乘坐龍舸,於南海之中暢行一番,至北橋登岸,觀龍舟競渡,與天下同樂。

不但是在朝的官員,包括已經被貶斥的穆彰阿和祈雋藻,這一次也在恩賞之列,自然的,兩個人得到內侍傳旨,帶領闔府望闕叩頭,具結上表拜謝天恩。

在圓明園中住得久了,皇帝覺得在紫禁城中很是不耐,有心下旨再轉回園子中駐蹕,又考慮到六月初九就是三大節之一的萬壽節,也只得放下這個念頭,來回奔波不但自己勞神,更加是耗民傷財,還是等到萬壽節過去之後再說吧。

初五日,皇上駕幸瀛臺。瀛臺在南海之中,明朝叫做南臺。三面臨水,楊柳參差,在康熙年間,每到夏天,聖祖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