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才從魏國流失,輾轉到其他國家,反給魏國帶來巨大的傷害。
辰凌不去想這些與己無關的事,關心戰局,問道:“吳先生覺得,曹州城應該如何攻法,才能儘快拿下,傷亡最低?”
吳子秋沉思了一會,穩重說道:“要正面強攻,衛軍佔有城池之利,損傷只是我們三分之一,衛山童乃老將,穩住持秉,如果發動城內軍民上下一心,堅持一個多月不成問題,眼看就要入冬了,寒冬臘月,難以攻城,戰局拖到來年開春,幾個月消耗,對我軍士氣不利,不如用水攻!”
“水攻?”
吳子秋道:“不錯,曹州地處菏澤之地,北枕黃河,支流頗多,深秋又是多雨洵水期,洪澇較多,如果我們圍困住曹州,挖一道水渠,貫通黃河支流,引入灌城,曹州必然難防,到時候,水漫城池,城牆垮塌,我軍便能乘木筏攻入城內。”
辰凌一聽,頓時覺得有些道理,如果能以水攻,灌了曹州,自然可以減少將士們的傷亡。
吳子秋猶豫一下道:“不過……”
辰凌聽著話中有話,問道:“不過什麼?先生但說無妨!”
吳子秋如實說道:“不過此計策雖然管用,但卻能傷及曹州百姓,大水灌城,城內會有不少難民受災,死傷枕藉,對大帥的仁義之名,或許會留下一些汙點。”
辰凌明白過來,水灌入城內,百姓民戶自然也會殃及,被淹溺不少,家中物品會被沖泡,同樣因無法生飯會餓死不少,這樣一來,因為他的攻城,將會致使許多百姓遇難。
他陷入了猶豫和沉思,這是一個事實,一旦用水攻,遭遇的必然是軍民百姓,難怪說,名將到頭來都沒有好下場,因為殺念太重,身上揹負的血債太多,早晚有一天,不得善終,遭天懲罰!
比如伍子胥、吳起、龐涓、白起、廉頗、李牧、王翦、蒙恬、李廣、岳飛等等,古來太多這樣的人了,這是一個血腥的職業,擔負將帥,即便保家衛國,但是對於敵國而言,未嘗不是一個殺星。
可是,他們有的選擇嗎?兩國交兵,立場不同,如果因為會傷到太多敵國的軍民,那就要犧牲自己身邊無數的將士生命!
既然無法選擇,立場已註定,那任何人,都只會保住自己國民和身邊將士,重創敵國軍民,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將帥規則。
就像現在,如果不用水攻,那麼正面攻城,魏軍就要死傷慘重,攻與守,雙方是三比一的損失,要磨滅城內兩萬衛軍,就要付出六萬兵馬的代價,辰凌傷不起,更不願讓自己的麾下的屍骨,去填這個坑!
“慈不掌兵!”
辰凌輕輕說了四個字,現在終於明白了它的含義,不光說在治兵過程中,要嚴格約束,軍法鐵面無私,不能仁慈放鬆;在征戰沙場中,要看淡生死,不被血腥的戰場所動搖身心。
它還有一層深意:就是在決定兵事,關乎許多無辜人生死的時候,你能不能鐵石心腸,狠下心來,無視那些無辜百姓的生死。
第0593章屠萬是為雄
辰凌反覆沉思著,衡量利弊,忽然想到了秦國白起,在歷史上,被稱為殺神,一生大小百餘戰,從無敗績,每次作戰,藉以屠殺敵兵,消耗敵軍有生力量,即便勝利,也以屠殺掉降卒,在長平之戰,一次坑殺四十萬趙國降軍,從未威震六國,被稱為殺神!
其實白起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斬殺掉敵軍的有生力量,減少對秦國的威脅,消耗六國的軍馬越多,敵人就越虛弱,對秦國也就越懼怕,不敢結盟,合縱抗秦。
事實上,秦國能統一,與白起這位殺神,每次大戰,儘可能地屠殺掉六國軍馬,也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趙國,四十萬鐵甲,一夜之間消失,使秦國最有力的勁敵,瞬間就衰弱下去,無法阻擋秦國統一的步伐。
不過,殺將的下場也是可悲的,白起雖威震東方六國,卻死在了朝廷秦王和范雎算計之下,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功高蓋主,威懾了秦王的權勢和地位!
二來,就因為他殺念太重,導致六國喪膽後,處於憂患意識,要聯合起來抵抗暴秦,簡直比匈奴戎狄還殘忍,正是由於白起,已經阻擋了秦國分化諸侯的外交,才成為秦國政治外交的犧牲品。
後世一些史學者,都只看到前一條原因,卻忽視了後面一條,尤為惋惜。
辰凌如果也那樣狠,的確能為大魏橫掃對手,重創很多諸侯,但是最後,他也要為自己的兇名而付出代價,當諸侯都容不下你的時候,魏王就會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名聲和外交優勢,果斷犧牲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