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甲士會水土不服,決不可冒進,中了埋伏。
“本帥決定,先對淮水以北的靈璧、下蔡、城父等城邑動手,全部佔領,然後渡河攻取壽春,繼而掃除鍾離、陰陵、東城等,逐步圍剿過去……”
劇辛的話尚未說完,有斥候來到賬外,有密報由鷂鷹攜來。
“啟稟大帥,有密函到!”
“呈進來!”
“喏!”賬外的侍衛長接過信函,傳遞了進去。
劇辛接過看完之後,臉色忽然大喜,忍不住哈哈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帳內的文謀武將面面相覷,不知什麼好訊息讓主帥如此驚喜。
“前幾日,我已經放出了情報給荊燕,他已經在沿海一帶登陸了,有數萬的精銳,他似乎也聽聞楚王室要撤回郢都的訊息,特發來密函,約定攔截楚國王室,一網打盡!”
“如何伏擊法?”諸將愕然。
“荊燕將軍提出,楚軍難逃,向西南勢必經過大別山脈,南北縱橫數百里,山麓崎嶇,沒有大道,楚國王室和大軍,不可能翻山走險路,肯定會沿著大別山腳下的方位,南下長江河岸,然後乘水路西進郢都,這樣一來,我軍派出騎兵銜尾追擊,荊將軍率水師渡長江逆流而上,在大別山南端與潘陽湖之間的長江渡口,夾擊楚軍,即使不能徹底覆滅王室,也能重創楚軍主力!”劇辛侃侃而談,冷靜分析。
諸將聞言,都覺得此計可行,即使不能一舉滅掉楚國,但絕對能殲滅不少楚軍有生力量。
“如果襲擊成功,我燕軍駐守在大別山下,封鎖陸路和水路,就能把楚國的勢力縮小到長江上游,以及荊鄂一帶,到時長江下游、吳越、淮水一帶,都將被我燕軍佔據,楚國即使不滅,也名存實亡了。”
“大帥,末將願意帶兵前往!”姜雄武站起身抱拳,甲葉鏘鏘,一身傲骨。
劇辛點了點頭,這件事交給別人,他還真有些不放心,論資歷和穩重,只有姜、陸二將能勝任。
“好,即刻出去點人,兩萬騎兵,帶足十日的乾糧,追擊下去,不要跟的太近,此行途中,不求破敵,只要能銜尾咬住,等水師發起進攻,你帶騎兵橫掃過去,楚軍進退路,死傷必重。”
姜雄武點頭道:“末將遵命!”
“去吧!”劇辛一揮手,把一道令牌遞交下去,姜雄武接過青銅虎符令,轉身出了帳篷。
就在劇辛伐楚的時候,秦開指揮大軍,也開始對韓國邊境進行攻擊。
二十萬精銳燕軍,來勢洶洶,士氣如虹,攜帶滅魏之銳氣,自然更加兇猛、悍勇。
而韓的疆土太小了,被魏國、趙國、秦國夾在中間,如今魏、趙相繼滅亡,失去了北邊、東邊的防線,燕軍攻打邊關,幾乎距離韓國王都鄭城相當近了。
韓國人口只有百萬,兵甲不足二十萬,雖然武器鋒利,但肯定無法單獨擋住燕國的攻擊,一邊暗自派人西進函谷關,一邊派使節去往燕京,要獻出韓王室公主,做燕王之妃,與燕聯姻交好,免去亡國之禍。
辰凌接見韓使者後,聽聞了韓王的意思,不禁啞然失笑,如今他會因為一個聯姻,放棄統一六國的宏圖霸業嗎?
“讓使節回去告訴韓王,不要費盡心思,負隅頑抗了,結局都是一樣,如果他能識時務,早日歸順華夏國,本王會賜他一個公侯爵位,雖然不會分封食邑,但也享受富貴到老,總比被擒來好!”
樂毅和范雎、淳于臻等人各自點頭,又商議了一些軍機大事之後,從御書殿內退出來。
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欲言又止,當走出王宮,過了金水橋後,范雎才嘆道:“君上越來越有天子氣度了,宏圖霸業,已經完成了大半,楚、韓兩國如果覆滅,那麼西秦再強勢,也絕不是我朝的對手了。”
樂毅嘆道:“想不到當年燕國積貧積弱,經過君上不足十年的治國,卻有了吞併天下的實力,這種治國效率和豐功偉業,開歷史先河,倘若能就此結束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大亂之世,那真是功蓋三皇五帝啊!”
兩位重臣對燕王佩服至極,淳于臻也點著頭,沒有明言,心中卻想:如果天下人,得知了如今權勢威赫的燕王,還是當初魏國的一個校尉辰凌,曾名動一時,不知天下百姓會有何感想呢?
第1011章血染江灘
楚國王室及公卿大臣,跟隨儲君熊橫,撤離出壽春,向西南進發,回舊王都郢,畢竟那裡深入楚國西南腹地,環境複雜,當地有楚國的老舊貴族,百年紮根在那,還有許多部落和方國支撐,燕軍要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