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用竹子或紙做槍筒的火器⌒飛火槍、突火槍等。飛火槍是用層紙捲成槍筒,長2尺,內裝火藥和鐵悄,點燃後噴出火焰和鐵悄達丈餘遠。飛火槍小而輕,便於單兵攜帶』火槍是以竹筒製作槍管,內裝火藥和彈丸。它是世界上最早發射彈丸的管形射擊武器。
猛火油櫃
中國古代一種噴火器具。猛火油即石油。約在西漢末年,中國發現補用了石油。南北朝以後,石油被用於戰爭中的火攻。到北宋初年,火藥用於軍事後,軍隊裝備了一種構造更完善的噴火器──“猛火油櫃”。據《武經總要》記載,它以猛火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洞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成烈焰,用以燒傷敵人和焚燬戰具,水戰時則可燒浮橋、戰艦。還有一種小型噴火器,用銅葫蘆代替沉重的油櫃,便於攜帶、移動,用於守城戰和水戰。
弓箭
以弓發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古代軍隊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弓弦構成;箭包括箭頭、箭桿和箭羽。箭頭為銅或鐵製,杆為竹或木質,羽為雕或鷹的羽毛≈在,弓箭作為兵器已從軍隊裝備中消失,只在體育運動中及少數民族地區尚存。(左圖:清代乾隆皇帝所用之弓箭)
火銃
中國元朝及明朝前期對以銅或鐵鑄造成的管狀射擊火器和統稱∩前膛、藥室和尾銎3部分組成。使用時點燃由藥室引出的藥線,引燃藥室內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預裝入前膛內的石彈或鐵彈射出,殺傷敵方人馬。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至遲出現於元代(約公元4世紀初),後普遍用於海戰和陸戰。戰時使用的火銃有:單管手銃,多管的三眼銃、五排槍、七星銃‘眼銃和大口徑的碗口銃(口徑為00─20毫米)等。
鳥銃
中國明朝後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槍管、火藥池、槍機、準星、槍柄等組成。使用時透過預燃的火繩和扣動槍機,帶動火繩點燃火藥池內壓實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槍管內鉛彈射出,殺傷敵方人馬。鳥銃為歐洲發明,明嘉靖年間經日本傳入中國,明廷遂仿製,約此同時,又有魯迷(今譯魯姆,位於今土耳其)鳥銃傳入中國。最初仿製的鳥銃為前裝、滑膛、火繩槍機,為近代步槍的雛形。口徑約為9─3毫米,槍管長─.5米,全槍長.3─2米,重2─4千克。彈重3─克,射程50─300米。曾為明、清軍隊的主要輕型火器裝備之一。(右圖為《神器譜》中的魯密銃)
巢車
中國古代一種設有望樓,用以登高觀察敵情的車輛。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名樓車。樓車的名稱見於《左傳》。宋官方編修的《武經總要.攻城法》中同時收錄了巢車與樓車兩種,並稱樓車為望樓車。據其文字及附圖所示,巢車的形制同於《通典》;而樓車的形制則較為複雜完備。其車體為木質,底部有4輪,車上樹望竿,竿上設定望樓,竿下裝有轉軸,並以條繩索,分3層從面將竿固定,繩索下端則以帶環鐵橛楔入地下。這種望樓車當是宋代的形制。(下圖左為《武經總要》中的巢車;下圖右為《武經總要》中的望樓車)
鐵蒺藜
中國古代一種軍用的鐵質尖刺的撒佈障礙物≈稱蒺藜⌒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凡著地均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木植物“蒺藜”,故名。在古代戰爭中,將鐵蒺藜撒佈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的鐵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繩串連,以便敷設和收取。戰國時期已使用鐵蒺藜。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趁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佈設外,部隊駐營時,也有營區四周佈設。宋代以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漸增多,如佈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塗敷毒藥的“鬼箭”等。明代軍隊廣泛使用鐵蒺藜。鐵蒺藜製造簡易,敷設方便。除用鐵鑄造外,也可以用竹、木、陶代替。2000多年來,它一直是戰爭中應用的障礙器材。
地聽
中國古代戰爭中用於偵測有聲源目標方位的器材≈稱甕聽。地聽最早應用於戰國時期的城防戰中。據《墨子.備穴》記載:當守城者發現敵軍開掘地道時,立即在城內牆下挖井,井中放置一口新缸,缸口蒙一層薄牛皮,令聽力聰敏的人伏在缸上,監聽敵方的動靜。敵方開鑿地道時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