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3 / 4)

小說:大漢光熹 作者:冬戀

神話傳說對待,其實心中根本不信古代的科技技術能達到這般地步。因為別說古代,就是現代也沒有什麼乾電池可以支援玩具在天上三天三夜不下來。

可是,眼前真實的情形又該如何解釋?

劉謙很困惑,葛玄很傲然,根本不理劉謙苦苦懇求解惑之色,隨便丟給劉謙一本書就瀟灑的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走開了。

劉謙接過來一看,是一本《列子》。

《列子》這本書劉謙知道是記述一個叫做列禦寇的傳記,其中記述了很多類似神話的小故事。據說列禦寇此人可以御風而行,一日御風數千裡,很是有些神仙的架勢。可惜列禦寇此人一生窮困,本身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百姓。

時下劉謙追求的是治國之策,各種治國安邦的大著作還沒有時間一一拜讀消化,哪有時間去看這種消遣的閒書?故而劉謙只是略知《列子》之名,卻沒有讀過。

以劉謙對葛玄的瞭解,葛玄既然丟下這本書,那就說明劉謙想要知道的答案就在這本書裡邊,處於對葛玄一貫的信任,劉謙消遣的心理閱讀了《列子》。

起初,劉謙抱著看神話故事的心態閱讀《列子》,可是讀了一些讀到《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故事之後,劉謙就收起了輕視之色,端正心態的讀了下去。

不久,《列子。湯問》篇中一個看似荒誕的神話故事吸引了劉謙。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周穆王西狩歸來途中,一個叫做偃師的能工巧匠覲見穆王,向周穆王獻上了一個相貌俊美的男優伶。該男優伶能歌善舞,舞姿優美,很是讓周穆王和眾臣子喜歡。

舞蹈即將結束,大家紛紛盛讚男優伶舞技高超,這時周穆王忽然發現,待在下邊領賞的男優伶正在給他的嬪妃暗送秋波。是可忍孰不可忍,堂堂天子頭上你小子也敢動土,周穆王立刻轉喜為怒,非要當場處死偃師和這個男優伶。

偃師見周穆王要處死他,非常恐懼的對周穆王說,這個男優伶並不是一個真人,只是他製造的一個玩偶而已。周穆王上前認真端詳一份男優伶,見男優伶明明是一個活人,那裡還肯相信偃師的鬼話,說著就要下令處死偃師。

周穆王不相信偃師,偃師也沒有辦法,可是他也不甘就這樣死去,緊要關頭靈機一動想出一個證明的辦法。他對周穆王說,是我帶來這個優伶得罪了大王,請大王准許我殺死這個優伶之後在處死我。

周穆王見身邊侍衛林立,也不在乎偃師跟傷害他或逃走,就答應了偃師的要求,並且送給了偃師一個短刀,然後抱著看戲的態度關注事態的發展。

看到偃師拿著短刀來到優伶面前,周穆王原以為一定看到一場血肉相殘的局面,不料卻看到男優伶根本沒有絲毫反抗,任由偃師的短刀插入了肚腹,然後由偃師把肚腹一下子剖開。

沒有鮮血淋漓,男優伶的肚子中雖然看起來五臟俱全和真人無異,可是沒有一點血肉,腹中的內臟居然是皮草、木料、黏膠、生漆、白黑丹青等物組成。

眾人大異之。

這還不算完,眾人驚異間,只見偃師把木偶破損的內臟修復,木偶又正常活動起來。

周穆王更加驚異,湊上前去,在偃師的示意下,取下木偶的心臟,木偶就不會說話,取下肝臟木偶就喪失了視覺,取下腎臟木偶就失去行走功能。

見此,周穆王轉憂為喜,讚歎道:“人的技法如此巧妙,這個上天的造化差不多吧。”然後非常高興的把這個木偶帶回宮中。

讀過這個故事之後,聯絡到葛玄剛才展示的可以飛翔的木鳥,劉謙就不得不就固有的觀念反思了。

當然,《列子》是一本出處不清楚的書籍,其中的記載可以把他當做無稽之淡,可是劉謙記得《陳平傳》中曾經以木偶美女欺騙閼氏揪出劉邦的故事,劉謙還記得《論衡》中記載魯班製作木頭人駕車的事例。《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也記載了諸葛亮製造木牛流馬運送糧食的事情。

中國古代修史,一般都注重例項,特別是兩漢時期,秉承司馬遷尊重歷史的精神,寫史的人們還是比較尊重事實的,故而這裡邊的水分應該不是太大。

如果是以前,劉謙又會從各個方面質疑這些事例,會懷疑古代人在科技上絕對沒有後代聰明,只是來到漢代,見識了很多傳說中才存在的高明技術之後,比如漢末還儲存著防止刀劍防鏽蝕的技術,劉謙也不敢胡亂說話了。

我國青銅器製作最發達的時候是先秦時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技術竟被人們忘得一乾二淨以至於到清代,郎世寧在製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