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格外的後悔,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帶她一起上路,若是把她帶來了宛城,那她就永遠都只屬於自己,而不像現在這樣,成為別人的戰利品。
“子桓,看到你沒事,我就放心了。”曹仁回到宛城,第一時間就是衝到郡守府,當看到曹丕安然無恙之時,他這才徹底放下了心事。
“叔父,快,給我發兵,我要拿下荊州,我要搶回我的美人。”看到曹仁第一眼,曹丕就像是看到救星一般,嚎啕大哭喊道。
(第三更完畢。。。。。。求點收藏。。。。。謝謝!!!)
第八十六章 陳到獻甄宓
第八十六章陳到獻甄宓
曹仁苦笑一聲,道:“子桓,為叔這次也是損兵折將而回,而且囤積在昆陽的糧草被燒,我軍糧草不濟,別說我現在戰敗,就算是兵馬未損,也無法發兵啊。”想到這次兵敗新野,損失一萬多兵馬,曹仁也是頭疼不已,現在他正在苦思,該怎麼據折上報,向曹操請罪呢。
“怎麼會這樣,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厲害,竟然把叔父打的大敗,而且還能派兵奇襲後方,搶走我的美人?”曹丕雖然憤怒,但得知曹仁竟然兵敗而歸,他也一下子就冷靜了下來,趕忙開口追問道。
雖然曹丕只有十七歲,但在軍中已經年滿三年了,這三年來,凡是曹家軍隊所到之處,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甚至對於他來說,他們曹家的軍隊打勝仗,那都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荊州劉表帳下的諸葛亮,此人現居江夏太守一職,據傳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記得去年元讓(夏侯惇字)被這個諸葛亮率軍在武陽關打敗時,吾還以為不過是對方僥倖而已,但經此一戰,我不得不相信,元讓會有此一敗,實屬必然。”曹仁長嘆一聲說道,對於諸葛亮,他在退軍之時,赫然有一種直覺,那就是此人必然會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勁敵。
“哼,遲早有一天,我一定會打敗他的。”這一刻的曹丕,也不得不接受了現實,但對於血氣方剛的他來說,他絕對不會服輸的,他堅信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戰勝那個諸葛亮,讓他臣服在自己的腳下求饒。
*****************************************
諸葛亮一把火,把新野城燒了個精光,從而順利的阻擋了曹仁的追兵,讓他得以順利的率領,從新野倖存下來的一千五百軍士,安然的撤回了樊城。
當諸葛亮率軍抵達樊城時,樊城的最後一批百姓,業已登上了船隻,順風順水前往夏口而去。得知百姓已經全部撤走,曹仁領軍撤退的訊息,諸葛亮知道這一場戰略大轉移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
在樊城休整期間,諸葛亮把從新野活下來的一千五百八十名軍士,除了傷殘的五十六名士兵外,其餘士卒,全部編入他的親軍。
這一千五百軍士,都是經歷生死中走出來的,對諸葛亮絕對忠心,而且諸葛亮對於這幫生死與共的兄弟,也產生了深厚感情,所以他才下定決心,把這支部隊,編制為他的親兵營,而這支軍隊的主將,陳楚自是諸葛亮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歷經新野的血戰,陳楚累及的功勞,也足夠升任校尉一職,因此諸葛亮正式任命他為折衝校尉,可以任意出入中軍大營,不受任何人節制。
對於諸葛亮知遇之恩和這份信任,陳楚除了表示誓死效忠之外,也只能默默對自己說:“士為知己者死。”
新野一戰,徐盛所部三千兵馬,算是徹底湮滅,對於這樣的結果,諸葛亮在寬慰他之餘,也只能表示,回到新城,將重建飛豹軍,至於主將,仍有他擔任。
在樊城駐紮了五天,諸葛亮在接到新城徐庶文書,得知趙雲、陳到率領騎兵,一舉破了葉城和昆陽等縣,繳獲大批金錢絹帛返回的訊息時,他隨即下達回軍新城的命令。
諸葛亮領軍退出樊城之際,這座漢水邊上的城池,算是徹底被遺棄了,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城。
樊城東郊數里外的一座山丘之上,與諸葛亮並騎而立的鄧芝、徐盛、呂岱、步騭、陳楚,望著只剩下一個輪廓的樊城城牆,眾人臉上不由都露出了一絲落寞。
“這次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回到這片土地。”步騭嘆了口氣,有些感傷的說道,這幾年來,他在這片土地上,付出的心血,不必任何人少,如今要走,自然是充滿不捨之情。
“這次我們是戰略轉移,並不是敗退,請諸位放心,遲早我們有一天還會回來的。”諸葛亮拉了拉馬韁,回頭望了樊城最後一眼,催動著戰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