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2 / 4)

小說:東漢末年立志傳 作者:莫再講

記得在雒陽時,陳驀曾經詢問過呂布,詢問他何謂'氣',結果卻把呂布給問住了。

起初,呂布的反應很是詫異,愣神地望著陳驀,目光中帶著幾分難以理解,彷彿是在說,'你怎麼連『婦』孺皆知的事物都不明白',但是當陳驀詢求解釋時,他又回答不出來。

事後陳驀才知道,呂布六歲就掌握了氣,八歲就覺醒了命格,十一歲那年單槍匹馬剿滅了一波馬賊,因而被幷州刺史丁原看中,收為義子,簡直就是一個披著人皮的怪物。

後來,陳驀在酒席中詢問了胡軫,相比較呂布這個令人嫉妒的傢伙外,胡軫出身將門,他祖父、父親皆是大漢將軍,年過四十的他,自十餘歲開始習武,陳驀相信他能夠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是事實上,胡軫聽罷也想了好久,隨後含糊其詞地扯了半天,最終陳驀也沒明白他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那時,陳驀就對此事抱有疑『惑』,在這個時代,武人似乎都能察覺到氣的存在,並且對其習以為常,尤其是對呂布這類人而言,那簡直就像是吃飯、喝水那樣習慣,但是,他們清不清楚氣的來歷呢?

回想起那時呂布與胡軫等人的表情,陳驀不禁搖了搖頭。

此後,陳驀又詢問過許多人,比如華佗、唐馨兒、張素素、張白騎,但是每個人給予他的答覆卻不盡相相似。

首先是華佗,華佗是古代歷史上赫赫揚名的醫學大家,他認為,'氣者,人之根本也!'所謂的'氣',指的就是流動的力量,並且,他以氣的來源將人體內的氣分為五種,其一為元氣:是人體中最基本、主要之氣,是由腎中精氣、脾胃水谷之氣及肺中清氣所組成,分佈於全身各處;其二為宗氣:由清氣及谷氣相合而成,以貫心脈而司呼吸;其三為營氣:谷氣之精專部分,旨在化生血『液』、營養全身;其四為衛氣:水谷之悍氣也。所以溫分肉、充面板、肥腠理、司開闔;其五為臟腑經絡之氣:和全身的氣一樣,是精氣、清氣、水谷之氣經肺、脾、腎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轉化為推動和維持臟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的能量;並可更新充實髒府經絡的組織結構、並生成五臟六腑之精而貯存。

雖說陳驀聽了半天也沒明白這些醫學上的知識,但是事實證明,華佗所提出關於'氣'的概念,比同類學術提前了幾乎兩千年。

此後,陳驀又詢問過唐馨兒,雖說這位自幼被鎖深宮的唐妃也是博學之人,但畢竟她接觸的事物少,又對武學一竅不通,哪裡能答得出來,想了半天,只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話,'氣者,體之充也!'

後來想了想,她又用古圍棋術語加以補充: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此處的氣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氣,就不能在棋盤上存在。

雖然說的不是一回事,但卻意外與世間道理相吻合。

'氣者,人之根本也!'

相比較華佗與唐馨兒,張素素的回答幾乎是完全引用了道家學術的說法。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道家最先提出了'氣'這個概念,哪怕是後世科學家提出的'人類生存所必須的氣體是指空氣中的氧氣'這一學術,其實古代道家也早已發現,只不過那時,道家將其稱之為'養氣',意為'司養人體之氣',不得不說,中國古代有許多方面的成就要領先當時世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因為是心慕之人提出的疑『惑』,是故張素素為此不遺餘力地翻閱了許多道家經典。

雖說張素素眼下年方及笄,但要知道她是鉅鹿太平道宗的繼承人,是天下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黃巾信徒之首,也是世間唯一一個翻閱過全本三卷六冊天書的人,世間玄奇詭秘之事、牛神蛇鬼之說,如果連她都不知道,那麼即便偌大天下,恐怕也鮮有人知。

引用道家學術,張素素認為,武人所謂的戾氣,其實便是由人心中執念衍生的'障',通俗地說,就是指負面感情,這一點陳驀是極為認同的。

因為當初他覺醒戾氣的時候,就是在當初逃亡途中、頻臨死亡的時候,那時,他對生的執念幾乎達到了極點,而求生欲,正是執念中最為強烈的一種,所以,他才可以承受服下的丹『藥』所帶來的痛苦。

而隨後張白騎的解釋,幾乎可以說是在張素素的基礎上加以補充、衍生。

張白騎認為,'氣者,器也!'換而言之就是工具,與士卒們手中的刀槍劍戟沒有什麼分別,是能夠加強本身的一股力量。

或許這個答案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