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換成黃金給儲備起來,可朝庭控制得嚴,又不是那麼容易換到的,就有了民間的兌換率要高過朝庭的事了(灰雀注意到,有吊錢也是一貫錢,但灰雀查到的資料卻是一吊百文,一貫千文)。

而蓋個大棚,又能用幾個錢?也就璃瓦貴點而已,但現在的璃瓦成本,已經被王況的新法給降低到了每塊不過二十幾文的地步,三千塊璃瓦不過六七十貫錢,連工帶料,都不用八十貫,卻能蓋個三十多平米的大棚來,這樣種出來的菜也差不多夠一個五口之家吃的了。不過,李老2這個錢,王況卻是不想去賺,有了田黃,王況現在對這種小利已經看不大上眼了,還不若以後找個由頭,以李老2的名義用了出去,既可替李老2買買人心,也能為自己在李老2那立個正面形象,不是比這幾千貫錢更實惠?跟程處默幾個一商量,小魔頭他們也是直拍掌叫好,說是二郎眼光看得遠,就憑這眼光啊,將來穿紅穿戴紫那是早晚的事,說著說著又拿起了當初李老2信口開河許的封王一事,都要王況好好努力努力,爭取真封個王什麼的。搞得王況是苦笑連連,這幫家2000夥,還真當李老2說真的呢,那不過是他一時氣話,自己就根本沒放心上,自己的目標,那是悶聲賺大錢,低調做逍遙人,做官麼,那不是自己擅長的,有個官身當護身符,再儘量的把王冼培養起來,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好不容易,贏老頭幾個總算把田七的功效摸了個大概,其實他們也根本沒從王況這裡得到什麼用法,王況就知道個田七燉小公雞,其他一概是不會,贏老頭他們摸出的功效還是從秦懷玉帶來的苗人配方里琢磨辯證出來的,但贏老頭他們總是一有了點的什麼想法就來找王況求證,最後在王況的模稜兩可下,自己得出了結論又把功勞給歸到王況的頭上去,王況是暗暗直樂,這幾個老傢伙,還惦記著找自己的師傅呢,為了見到自己的師傅,硬是要把功勞給安到自己身上來,實在是太可樂了。

總算是得了點閒,王況想著還是要給建林酒樓留一道鎮店菜下來,就如同富來客棧的泥鰍芋子、星君酒樓的二郎蒸魚及杏花村的酒一樣。要說炸白蟻和蟻卵蒸蛋也可以算鎮店菜,但那個一來因為本身沒什麼技術性不可能長久保密;二來口味並不是很獨特,其實味道和炸蜂蛹差不了多少,人們趨之若鶩不過是衝著其稀有的程度來的;三來,畢竟那不是大眾菜,其價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數量又小,沒辦法形成口碑。所以一個好的鎮店菜,那必須是得大眾消費得起,口味又獨特,又有一定的技術手法,才能彌久。

想來想去,決定做不復雜,但又可以把握了一兩個關鍵環節的醉雞,這道菜做法簡單,但如果不挑明瞭,旁人是很難想到是怎麼做出來的。

孫嘉英這幾天,已經被王況叫了回來,他本來還不大願意,但一聽說要準備回建安了,心中想家也是想得厲害,也就回來不再在酒樓裡待著了,其實,這段時間他之所以這麼投入地在酒樓忙個不停,至少有那麼一半是被想家給鬧的,可自己年紀比王況還大,也就不大好意思說出來,又想起王況說過的,人要是一忙啊,就什麼都會忘了,這才那麼賣力。現在可好了,可以回家了,可以又吃到阿孃親手做的菜了,心裡自然是高興萬分的。

帶著孫嘉英到了廚房,交代廚裡殺了兩隻嫩母雞,都收拾乾淨了備用。又讓人找來兩個剛好可以盛下一隻雞的帶蓋全黑釉陶罐,洗淨了用滾水燙了幾遍晾乾,也放著備用。

雞都收拾好了,鍋裡的水也燒滾了,先將雞放進去煮一會,把表皮及血沫都煮了出來,然後再換過新的滾水,整隻雞丟進去煮,煮到八成熟的時候撈起來,剁成寸許大的塊,八成熟的雞骨上還有些血絲,雞肉也是將將處於熟和未熟的邊緣,這時候的雞肉做的醉雞吃起來肉是最為滑嫩不柴。

碼一層的雞肉進陶罐裡,再均勻的灑上少許鹽,鋪幾片姜;然後再和下面一層錯開又碼一層,再灑點鹽鋪幾片姜。就這麼層層的碼了上去,碼到最上一層的時候,正好雞肉處在陶罐的三分之二處,將酒倒進去淹沒雞肉,最後灑一點鹽,將蓋蓋上,用泥封好,等個七八天就可以取出來或是直接吃,或是蒸熱了吃。

王況要了兩隻雞,就是想做兩種味道,一個是原味的,只加鹽,姜和酒,另一種則加了花椒,胡椒,八角,桂皮等香料。原味的醉雞王況有把握,但加香料的王況是沒做過,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若做不成也沒什麼要緊,做成了味道不錯的話自然是最好,以後建林酒樓的廚子們就可以根據這個思路,推出一系列不同味道的醉雞來。

孫嘉英從頭到尾的看一遍就會了,知道王況是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