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普通不過的杉木,最普通不過的楷書,最普通不過的字的顏sè,最普通不過的一層清漆……
甚至,王況懷疑那杉木是人工仿的,其實本身並不是木頭,而是其他材料所做,還特地用他那把刻刀削了一小片下來,放到火上去燒,但結果自然是失望的,木頭是真木頭。
甚至於,王況也把它當做是個什麼仙人的本命法寶之類的來看,什麼滴血啊,意念集中,塗狗血啊等等各種凡是在網文中見到過的招數全使了出來,還是一個反應都沒,那華容道就是靜靜的躺在桌上,那缺著的空位彷彿就是一張張著的嘴吧,冷冷的嘲笑著王況的“自不量力”。
最後王況實在是沒的了招數,只能用出最後一招,讓小娘子找了根紅繩,將華容道栓好,貼身掛在自己的xiōng口,如同養yù一樣,這是他最後的一招了,卻是不報希望的,權當是死馬當活馬醫。
知道王況有事,小娘子和小疲�q倆丫頭最近也不總纏著王況了,而是她們自己躲到一邊說著悄悄話,把王況一人丟在角落裡研究,但卻也是時不時的過來給王況換換茶水,給他捂捂腳什麼的。
再說長安那邊,李世民得到了於廣兆的稟報,已經是一月末,也是這老頭子,為了功勞,不顧了自己的身子,硬是催促著隊伍快馬加鞭的趕到長安,這要是徐吃貨當天使,在路上的時間起碼要比他多上個把月,因此,徐吃貨也就自然而然的將於老頭列到了最不受歡迎人物的“黑名單”上,以後,於老頭是別想從府庫裡淘換到什麼好東西了,徐吃貨鐵定給他最差的。
和王況猜的不同,李老2不傻,一聽於老頭的稟報,就知道於老頭這是貪圖功勞,事情都沒搞清楚就急匆匆的回來,每年李老2都要親自下田去耕種的,可以說,他是個懂農事的帝王,於老頭說的那些什麼類似作法啊什麼的,在李老2看來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沒有道理的,王況的xìng子,李老2又不是不知道,在事情沒有把握的時候,是不可能讓王況都抖lù出來的,但真到了有把握了,又會主動的說出來。
所以李老2斷定,或許畝產翻番是可能有,但王二郎目前還沒找到絕對穩定,絕對可以做到的辦法,所以,王二郎還需要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沒關係,朕可以等的。不過為了安慰於老頭,李老2還是勉勵了他幾句,真要責罰他,只會是等到建安那邊確切的傳來訊息,說是畝產真的可以翻番,到那時候,翻番的辦法自然就大白於天下,責罰起於老頭也不會有人出來反對。
二月末,建州的加急奏摺連同饒州的奏摺就一同送到了長安,看著那一長串的派軍士去幫著修路的好處,李世民也是糾結,眉頭緊鎖,心裡矛盾得很哪。
王況所說的好處,他都同意,但他擔心的是一點,那就是那麼多軍隊開了過去,萬一有變,以建州周邊駐紮的兵力,根本沒辦法控制住局面,搞個不好,若要是被人利用了,那就是大禍。
但是,那些個好處,是赤luoluǒ的擺在他面前,是個巨大的yòuhuò,尤其是建州答應說負責前去修路的軍隊糧草,這可是幫了他一個大忙,他自己當皇帝的,都要常跑到洛陽去“就食”,可想而知,底下的軍隊的糧草就更加的緊張,如果派出一隊軍士去,等於就是將這些軍士的糧草分給了其他人吃,能緩解很大的壓力,或許自己再也不用去洛陽就食了。
第二四六章兵貴神速
第二四六章兵貴神速
糾結中,還是房老頭給李世民出了個主意,羽林是李尚書所領之軍,忠誠度不用懷疑,且有個李業嗣在,也便於控制,便以羽林為主力,各軍都chōu調些人去,打luàn了重新編排,而且是不帶甲,不帶刀兵,空手而去,這樣就能很大限度的防止意外的發生,又通知建州周邊的各軍府,嚴加防範,一有異動,立即來報,而且也不用派多少人去,一萬兵足矣。
至於府兵,按理,從就近原則上來講的話,派府兵是更省事些,但府兵和這些親軍不同,府兵也是需要農耕勞作的,只有在農閒的時候才會cào練,如果府兵不農耕,按了現時間的畝產量,是養不起這麼多的兵士的,所以,府兵的空閒時間並不多,若是派了他們去修路,那麼就不是影響了農耕就是影響了cào練,這個可不是皇帝願意看到的,故,誰也沒打上府兵的主意。
也是王況只顧著說要求派軍隊協助開路,沒想到要多少人,其實一萬兵,足夠用了,本身開山,地方就不大,人多了騰挪不開,反而礙手礙腳的,整個建州八萬人,勞力也不過兩萬餘,還是要等農閒了時才能有空做事,所以,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