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下)
這個巨大的“東西”,是李必達的器械總監波普,在封鎖線前沿親自觀戰數日後,所得出的設計。因為殘餘的阿爾比西蠻族戰士,在土壘和衛城城牆間的短促戰鬥裡,開始大發神威。許多兵士抱怨說,t字形的土壘和壕溝雖然能起到掩護與隔絕的措施,但是衛城內馬塞利亞的拋射器械也十分恐怖,他們的強力弩砲能將十二尺長的,頭部包鐵的木槓,射穿數重籬笆與木柵,毀壞掉我方的牆壘和器械。另外城中的阿爾比西人,也能輕易地爬上土壘,逼得我方兵士與其白刃作戰,頗是損傷不小。
“戰士們需要更為堅固的防護,和更高的,能將石塊與標槍射入城內,而不是被城內火力威脅的臨時塔樓。”這是波普給李必達的報告,於是這位圍城總司令官當即就從資金庫裡撥出一百塔倫特的鉅款,交於波普與工兵分隊,要他使用這筆錢,動員整個舊高盧與利古里亞地區的人力、木材、磚石與鐵,大膽按照兵士所要求的式樣去做。
最初,波普是將土壘稍加改造,在牆面外十五羅馬尺的外圍,豎起面斜著撐著的,長達六十羅馬尺的大型木楯,內裡用兩道交叉的橫樑加固,外面包裹上獸皮,如此便可以阻擋城頭射來的武器。結果兵士與徵發來的人夫,在t字形土壘外凸出的部位,蓋起一座低矮的磚造的,帶著四面牆與出擊通道的臨時堡壘,這個堡壘牆厚五羅馬尺,每面長度是三十羅馬尺。
在次日阿爾比西人來偷襲時。這個用磚石壘造起的建築發揮很大作用——阿爾比西人擲出的火把。傷害不了它分毫。接著屯駐在裡面的一個百人隊的步兵,外帶弓箭手很輕易地就將來襲的蠻族打退驅逐回去,殺死了他們當中的數十人。
接著,兵士們都激動起來,要求波普建造更高更大的,於是他們就熱火朝天干了起來,波普首先在裡面設定了起重裝置,而後將木製的樓板與格柵都隱藏在磚牆後面。以防止被敵人縱火燒燬,而後兵士們都在盾牌的掩護下,在樓板上砌更高的牆,並且做好屋頂蓋板,設立交叉的橫樑加固後,用起重機將其往上升上去,蓋板的格柵這次做得稍微外伸出去,並用木樁和鐵釘加固在牆體上,伸出的格柵當然大有深意——它起到了掛鉤的作用,兵士在其上面對著敵人的三面。都用船上的纜繩掛上了巨大的障子,上面還混雜有隔絕火焰的石棉。這個軟綿綿的東西,既可防止敵人箭矢與標槍的穿刺,也能阻擋拋來火把的傷害。此外,兵士還在頂層全部抹上泥灰防火。
當第二層的磚塔完工後,起重機就將這個屋頂蓋與障子上升到第三層的高度,兵士們繼續在其掩護下,用磚石砌起了第三層磚塔。
就這樣,這尊被衛城兵士稱為“埃米利烏斯巨獸”的半永固攻城塔,最後足壘起了六層高,直入雲霄,在它修造的同時,馬塞利亞人就不斷地發起突襲,企圖破壞它,但根本無濟於事,相反己方的死屍卻鋪滿了巨獸的腳邊。以此類推下,最後在兩處圍城攻擊點,分別擁有了三座這樣的“巨獸攻城塔”,它們的高度超越了馬塞利亞衛城的高度,而後李必達的兵士們在上面各層都開孔鑿眼,將弩砲、腹弓、蠍子弩、棒投器全部架在上面,接著像流星雨般的石彈、火標槍、箭矢四面八方朝衛城內射去!
“每天都不停打值班砲!”這是他們的口令。
數日下來,衛城內的塔樓盡被打毀,或半毀,死傷者填滿溝渠街面,特里阿里像縮頭烏龜般躲在堅固的居所裡,再也不談自己成為這場戰爭“第三方”的話語了。接著,李必達兵士們開始再接再厲,順著攻城塔,在確認敵方衛城工事全都威脅不到他們後,開始蓋起了長龍般的蓋棚,直延伸到城牆腳下,先用兩根相同長的橫樑放在地面上,彼此相距四羅馬尺,而後再用在上面用鐵釘豎起五羅馬尺高的支柱,接著再在其間打好斜著交叉的椽子,隨後在椽子上,用兩羅馬尺粗的木材用鐵釘拼接成上面的蓋板,再與蓋板上模仿建築山牆,用磚石與木樑作成朝兩面急速傾斜的,類似三角形的棚頂,上面搭起瓦片與泥灰,中間塞上石棉。
在蓋棚下,兵士們塞上了滾木,這東西本來是用在船隻上的,現在用在移動蓋棚,將它們一節節伸到城牆下,這樣一道道蓋棚,就宛如巨獸伸出的無數觸角,讓保衛者膽戰心驚,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先是用槓桿撬起巨大的石塊,筆直地砸下來,但是交叉承重的木樑使得蓋棚異常堅固,再加上石塊遇到了三角形的屋頂根本形成不了衝擊,都跌落了下去。後來,馬塞利亞人又使用塗上松脂的火把,點燃後往下投擲,企圖將蓋棚燒燬,但是火把丟在蓋棚上,很快滾落下去,僥倖有粘在上面的,也很快被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