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3 / 4)

小說:奧古斯都之路 作者:標點

板模型,內裡有鐵絲操控,木板上面塗上了一層蠟,並粘上了鳥類的羽毛,從遠處看來就像長著翅膀般,在這“神使”的身後,是個精巧的帶著槓桿與滑輪的起重器械,隱藏了起來,用鐵絲吊著這個“神使”,看起來就像其本人在天空與山峰間翱翔。

“手要緩著點,別讓那藝人掉入了火盆,那樣就糗大了。”幾名老工程師,在起重機前神色緊張地指揮人員。在謹慎細密地操控著器械,這種局面可半點也馬虎不得。

慢慢地,那呼扇著翅膀的神使。雙手舉著火炬,懸停在火盆上面,十萬名觀眾見到這情景,都緊張地屏住呼吸,但見那神使將火炬放下點著,便又在萬眾歡騰聲裡,慢慢飛高。在火盆的旁邊幾名披著白袍的祭司,和名被簇擁在笛子手與鼓手中間的運動選手,正在恭候著。那神使飛到那群人的面前。又慢慢地降落在地面之上,將燃燒的火炬交到了首席祭司手中,幾名祭司互相傳遞,最後那帶著花環的選手將火炬接了過來。便在笛子的演奏聲中沿著山道跑了下來。這大大刺激了觀眾們高昂的情緒,他們夾道歡呼,就像歡迎戰爭英雄凱旋般。

那選手一路跑到了大校場,再手持火炬登上了看臺,將其於眾目睽睽下交到了主持人李必達烏斯的手裡,而後騎兵長官高擎這個火炬,在一片號角聲後,對著許多人發表了演說:

“我。卡拉比斯。高乃留斯。埃米利烏斯。馬可斯f。李必達烏斯。馬賽利庫斯,羅馬獨裁官尤利烏斯的副手。馬塞利亞城的征服者,現在也是米南德與銅盾軍的戰勝者,在這座神聖的阿西馬努斯山下宣言——我謹代表凱撒的意願,馬上要將羅馬的軍團守備部隊,從比提尼亞、薩迪斯、以弗所、卡利亞、黎克達尼亞、本都、蓋拉夏、亞美尼亞、科爾基斯、博斯普魯斯撤走所有攜帶鷹標的軍隊,還給當地邦國與人馬以自由,解散他們頭上的桎梏,不讓任何包稅人在涉足此地,此後共和國只在弗吉尼亞、李必達堡、西里西亞等幾處互不相連的行省保有少量駐軍,目的是協助各邦國的國君、長老鎮定不必要的反亂,而這次獻給戰神馬爾斯的競技會,恰好就代表了寶貴的和平降臨於這片沃土之上!”

聽到這席話後,在看臺上的各個邦國代表率先起立歡呼鼓掌,這些人心裡當然明確李必達言語實際——位於小亞細亞核心的弗吉尼亞,有羅馬人的兩個軍團;西里西亞擁有一個軍團,及一支艦隊;而李必達堡則數目不祥,但起碼有兩到三個軍團的戍衛軍隊。所以騎兵長官口中所謂的“自由”,不過是在羅馬強大武力監視下的某種自治權,況且各國君主還是有向凱撒繳納貢金與僕從軍的義務,比如這次提供輔兵軍團,就直接被凱撒安上番號索取走了,這批人何時能夠返鄉都是個大問題。

“李必達烏斯解除了我們腳上的鐐銬,然後將枷鎖安在我們的腦袋上,終於讓我們的腿腳獲得了‘自由’!”某個小亞美尼亞四分領國王辛辣地小聲揶揄道,而後也和所有人一起,虛情假意地喝彩起來。

至於大校場上的兵士和各國來觀看競技的民眾,因為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許多人不能在第一時間聽到騎兵長官在說什麼,他們只能口耳相傳,像接力般把剛才李必達的發言逐個傳達,更多沒聽到的觀眾沒有耐心,便要求再將剛才騎兵長官所說的敕令重複一次。

這次,是兩個職業報幕員,是歌劇合唱版的高調,將這敕令洪亮地重複了兩遍,所有兵士與民眾這才聽清楚了,他們歡呼雀躍,“解放者、守護神李必達烏斯”的喊聲就如怒潮般,一浪高過一浪,而後身披藍色託加長袍,微笑著手持火炬的李必達,又點燃了看臺上巨大的聖火壇,並宣佈競技會前的演出開始!

在所有觀眾的呼喊聲裡,一個個方陣,都是李必達屬下軍團兵士訓練出來的,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入校場,而後在口哨的指示下,其中一個方陣的兵士,轟然將各自手中的小木板給舉在頭頂上,一個方陣所有的小木板同時上舉,立刻組成了副巨大的“鑲嵌馬賽克畫”,每幅畫都是個情景故事,有東方戰神李烏斯手持小塔樓、鼻毛湧動的情景,有努馬王制定羅馬律法的情景,有凱撒與騎兵長官聯手商討軍事機宜的情景,有軍團凱旋的情景等等,很直觀地展示在大校場四周看臺與山丘上的觀眾眼中,很快讓氣氛達到了**。

待到鑲嵌畫過場後,各個邦國的所有選手,及李必達軍團的兵士選手,也打著各自的旗幟,組成一個個方陣,在花瓣和報幕員的解說裡,雄赳赳氣昂昂地步入大校場。

“現在經過大看臺的,是比提尼亞的競技代表們,他們意氣風發,所來參加的選手強項是摔角、重步兵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