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3 / 4)

小說:太子妃花事記 作者:天淨沙

不能被她一個獨佔了。”

張貴妃就閉著眼睛不說話。時日在沉靜中煎熬,煎熬得久了,她昔年那顆年輕生活的心也就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想當年多麼多麼地愛他楚昂,可是他這樣耗著自己,多少年不聞不問,她便被他的薄涼傷死了心,什麼是“愛”早已經在心中模糊,剩下的更多隻是“鑽營”。

但若光是自己也罷,身後還有個十七歲的皇子和眼看一天天長大的公主。從前並未多想什麼,如今看皇帝這樣薄情,只怕便是等到宋玉妍年歲滿矣,他也不可能把這樁婚事配與自個兒子;但若娶別家的千金閨秀,楚鄺不能出宮,哪家的女兒又肯願意婚配?那老二也是根犟性子,打小不願去他的父皇跟前露面賣乖,眼瞅著老三也將要封王建府了,著急的都是為孃的。

她默默嘆了口氣。

戚世忠著一襲墨色蟒袍從院外走進來,看見張貴妃斜倚在陰影裡的羅漢榻上,便吊著陰長的嗓子笑:“前頭都在熱鬧,娘娘如何一個人坐在這裡愁眉不展?”

張貴妃眼睛都不睜開:“莫非還能喜笑顏開麼?戚公公就是這麼幫我的……那坤寧宮莫名其妙著了火,把本宮唯一的依仗也拿走了,如今宮裡都是德妃在說話,誰還能記得起本宮?倒不如什麼都不爭,也好過如今這般境地。”

她嘴上說著喪氣話,但妝容精緻,周身氣度卻依舊。

戚世忠應道:“娘娘這說的是什麼話?坤寧宮自個兒燃起來的,咱家可沒有那殺頭的本事。雖說九殿下搬去獨過,但奴婢是從你這裡出去的,怎麼著還不都是你的人?”

張貴妃猜著這事肯定和他有關係,這人老謀深算,誰知道肚子裡藏著哪些彎彎繞繞。但嘴上也說不出什麼,只得道:“公公今日來找本宮何事?說吧,本宮現在什麼沒有,就時間最多。”

戚世忠說:“自然是恭喜娘娘要出頭了。”

張貴妃諷弄勾唇:“公公這是在取笑本宮麼?本宮如今就指著一雙兒女能得個好姻緣,除了這個旁的都不敢指望。”

戚世忠也不客氣,撩開袍擺在凳子上坐下:“那坤寧宮一燒,皇上對皇后的記憶就再復不到原樣,記憶只稍一淡,許多事便要生出變化。雖則如今九皇子搬出去,但這也說明皇上對娘娘的考驗過去了,娘娘即日就要出頭。”

張貴妃略略心動,面上卻依舊冷漠:“有什麼用?便是真過去了,到底也是被壓著的。老二當年幼小糊塗犯了錯,以太子這樣的性子,他年能讓我母子好過麼?”

戚世忠今天就是為這事來的,聽說太子在江淮要查桑農的案子,那案子能查嗎,查出來背後千絲萬縷聯絡。提督織造太監手下養著多少人,大奕王朝底下又養著多少太監,都是銀子都是錢,一查就要翻天了。

戚世忠用眯長的老鷹眼睨著張貴妃,曉得她心裡還是惦記著那位份的,便不動聲色地笑道:“娘娘您這就錯了,萬歲爺正值英年,沒什麼是不可發生的。皇太子之位按制都只能嫡出沒錯,但若是九皇子上了,娘娘便是撫育過他的養母,到時怎樣也不會讓二殿下難過。”

張貴妃眉頭悄不覺一蹙,睜開眼,對戚世忠笑笑:“東宮易儲豈是那般容易?……但若是能成,還望公公看在祖父的份上,從中周旋周旋,公公的恩德本宮不會忘記。”

戚世忠此人有恩報恩,從不欠人,聞言便站起來:“閣老對咱家有恩,客氣的話何須多言。機會都是人創造的,來日方長,娘娘等著便是。”說著拱一拱手,撩開蟒袍擺告辭了。

~~~*~~~

正午的東二長街上微風習習,小麟子提著兩吊粽子從咸和左門跨出來,預備去坤寧宮李嬤嬤的灶上蒸煮。

風吹著她的太監帽耳朵亂晃,把她的眼簾都遮住了,她便勻出手把帽簷子往上捋。今歲初吳全有把她攢下的三百多倆銀錠在宮外兌了銀票,老太監陸安海說那點兒銀子還不夠租半年宅子哩,叫省著些用。衣裳帽子也都往大里做,免得她長太快,不夠她換著穿。

陸安海對她說的宮外是充滿豺狼與荊棘的,路邊躺滿餓殍,餓極了能吃土和草根哩,土都搶著吃,老了老了吃不動餓死了便草蓆兒一卷埋地裡。因而她便甚是節省,生怕去宮外頭過了苦日子,衣裳帽子做大了她也不說什麼。

宋巖被太監領著健步往內左門裡跨入,皇帝召他進宮問事,他去了乾清宮不在,聽太監說在御書房,便又往這邊拐過來。東西六宮不允外朝官員單獨行走,都須得有奴才領道,那年輕太監勾著蝦米背在前頭引路,他忽而抬頭,便看到一張小了一號的熟悉臉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