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3 / 4)

小說:重返大隋 作者:絕對零度

,遣太師高熲、太傅楊素祭告南郊,同時大赦天下,並免河東、河北、關中、淮南、隴右、山南地區一年租與調,不必繳納當年的田租並免除當年的二十天勞役。

宣旨官捧著詔書還在宣旨,“所有北伐、平叛有功將士,皆加勳一轉,並重賞以酬忠勇。”

“三十萬士兵自既日起解甲返鄉歸田,朝廷賜以路費。”

“詔天下百姓,陛下名諱不必避諱。”

“詔以明年為開元元年,同時明年起同時啟用黃帝軒轅紀年,以明年開元元年為黃帝軒轅三千三百九十七年!”

“詔天下劃為二十四省,為河北、河南、河東、塞上、塞北、遼西、京東、淮南、江東、江西、福建、嶺東、嶺西、黔中、劍南、湖南、湖北、山南、關中、隴右、河西、朔方、雲中、南越。以洛陽為中京府,以大興為西京府,以太原為北京府,以揚州為東京府,江陵為南京府。”

。。。。。

一道道詔令當堂頒詔宣讀,易風坐在龍椅之上,南面稱尊,君臨天下。

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感謝逆流的漁夫、吉士粉深v、獵者、kissmedio、唐屍不擺手諸位的支援,謝謝!)

…………………………………………………………………………………

渝關,又名臨渝關,為東北平、營二州交界,依渝水而建。渝水源自燕山東麓,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因此隋開皇三年,於此設立關隘。在碣石山以東,後人常誤會臨渝關即山海關,實際上臨渝關在後世的山海關以西,此時的山海關一帶還隸屬於遼西的營州之地,屬於關外了。

自開皇三年築關以來,渝關就成為了河北與關外的重要門戶,要幽燕地區的東北大門。開皇三年時幽州總管陰壽在此擊敗了北齊的餘孽營州高保寧,以及高保寧聯合的高句麗、契丹、靺鞨諸部的進犯。自那以後,渝關就一直成為大隋東北方最重要的門戶。燕山東麓、渝水西岸,一座險要的關城矗立於此。營州總管韋衝響應楊廣反叛後,渝關以東的營州淪為叛屬,渝關也就成了東北的最前線。此時這座雄關之上,李靖率大軍鎮府於此。

在渝關城中心,有一座鐘鼓樓,鐘樓在前,鼓樓在後,兩樓雙星並立,合稱為鐘鼓樓。在鐘樓的頂部懸掛著一口大銅鐘,守軍將士和商賈百姓按著暮鼓晨鐘作息。每逢戰事警報,鐘樓上的大鐘長鳴,全城也跟著戒嚴。今日,鐘樓四周都掛起了紅彤彤的燈籠,樹立彩旗。顯示著不一樣的日子。

鐘樓頂上,左神武衛上將軍、兵部侍郎。燕山道行軍元帥、武威侯李靖坐在交椅上,腰懸長劍。旁邊的桌上放著兜鍪,手持著一枚黑子,對著面前的棋局冥思苦想。在隊的對面,執白子的卻是營州檢校刺史房玄齡,一邊觀戰的則是營州都尉羅藝。

房喬棋局領先,面露微笑:“今天新皇登基,普天同慶,難得元帥好雅興,願意陪我手談幾局。幸甚幸甚。”

李靖正在苦思棋局,抬起頭來,“太子殿下登基正位,天下也終於又能安定下來了,這是天下之福。只是當場大喜日子,吾被陛下選為元帥,統領數萬大軍於此,遷延多日,卻至今未能斬殺一賊。心為慚愧,愧對陛下所負重任。”

“陛下的安排也是求穩,畢竟之前內亂四起,欲攘外則必先安內。那個時候。讓元帥鎮守渝關不出,那是謹慎起見,如此禦敵於關外。殿下則可安心南下平亂。如今事實也證明陛下的決斷是正確的,將軍憑渝關之險。成功的擋住了十萬敵軍於關外,而陛下則率大軍三月而平定了國中之亂。如果當初讓元帥直接出兵迎戰高句麗。勝負未必可知,若勝自然是好,可若敗,到時則陛下後方不穩矣。”房玄齡這個營州代理刺史,接到任命之後,就根本沒有踏上過營州的土地,韋衝拒不聽從調令,還引高句麗兵入營州,導致房玄齡最終只能一直呆在營州的邊境外。

李靖端起茶杯,潤了潤嗓子,“當初陛下的命令是英明的,然如今陛下已正式登基,中原內亂也已平定,我為陛下任命的平亂將軍,不能一直在這裡坐守。我覺得,是時候該出擊的時候了。”

羅藝對棋藝沒什麼興趣,看著兩位上司下棋早就有些昏昏欲睡了,不過今天是李靖親自邀約他前來,他不得不來。此時聽李靖他們終於不再談論什麼棋藝,他立馬恢復了精神。“可是陛下之前的命令是堅守關中,不得擅自出關浪戰啊。現在新令未到,我們。。。”

“為將統兵在外,當審時奪勢,陛下的旨意自然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太過僵硬的執行,而得根據實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