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來判斷決定是否做出調整,其目的還是最終完成陛下交予我們的使命。”李靖卻是不甘心一天天這樣的等待下去的。他覺得,現在完全到了出擊的時機。中原的叛亂已經平定了,而剛剛他策反韋衝的計劃又功虧一匱,這讓他更加無法繼續忍耐下去。何況,他手中現在的兵馬有超過十萬人,兵力還比高句麗人佔優。最讓李靖有些等不及的是,高句麗雖多年向西蠶食,但也只是乘機竊取了遼河以東的地區。他們對於遼西地區的覬覦,每次都被無情的打退。可是現在,曾經擊敗過高元的韋衝親自引高元過遼河,眼下高元又殺了韋衝,直接佔據了遼西。李靖擔心,高句麗人在營州呆的越久,那麼對遼西地區的控制力可能越發的增強。他想要趁高句麗人在遼西立足未穩之時,主動出擊,擊敗高元,收回遼西。
“我軍中的斥候潛入營州,不斷的回報,如今高句麗殺了韋衝之後,已經正式撕破了臉皮,開始派兵四處劫掠遼西營州各地,搶奪糧食,搶劫錢財,甚至直接將遼西漢人百姓擄為奴隸,準備押回遼東。這些都是我們的同袍兄弟姐妹,我們不能任由高句麗人得逞。我想立即出兵,解救他們入關。”
“可陛下還沒有出兵的命令下達,再說,我們與高句麗人兵力相當,此時出戰有些冒險。若待朝廷抽調兵馬到來,那時再出擊,會更有勝算。”房玄齡的話,其實就是如今朝廷的態度,肯定是要打高句麗,也肯定是要收回遼西的。但朝廷並不想冒然開戰,而是要做好準備之後,籌備糧草,調動兵馬,徵召民夫,同時研究作戰方略等等,不打無準備之戰,最後肯定是要以絕對優勢來出兵擊敗高句麗,奪回遼西,甚至進而奪回遼東之地,乃至滅了高句麗也不是沒可能。對於朝廷,對於新皇帝來說,他們站的位置更高,因此也看的更遠,制定計劃時,也想的更長遠,要從全域性考慮。
“等不了那麼久了。”李靖搖頭,“一天都等不下去了。眼下我們如果不能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