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翼眼中露出異樣的光芒,但旋即長嘆了口氣,恨聲說道:“可惜,如此大好機會,我們竟然沒有掌握,讓吐蕃人有機會處理國內亂事。”
王方翼認為,如果吐蕃贊普去逝,那吐蕃國內各大勢力之間肯定會起爭鬥,要是能利用這機會,聯合一些吐蕃國內的力量,那有可能可以讓吐蕃國內更加一團糟。
堡壘最容易就是從內部攻破,這是王方翼堅信的一點。但現在李晨說,吐蕃贊普去逝已經快兩年了,那兩年過去,吐蕃國內並沒有大的內亂起來,青海一帶依然駐鎮著幾十萬吐蕃軍隊,也就是說,吐蕃國內的局勢已經平穩下來,而我大唐失去了趁吐蕃國內亂事起來,狠狠打擊一把的機會。
不過王方翼依然對李晨的話表示懷疑,因為大唐並沒打探到吐蕃贊普芒松芒贊已經去逝的任何訊息。一般情況下,這麼大的事,總會有訊息傳出來的,按理,吐蕃贊普去逝,應該派使團到長安傳訊,大唐也會派出使團前去弔唁,畢竟現在下嫁吐蕃贊普棄宗弄贊(也就是松贊幹步)的文成公主還活著。
想到這,他眼冒精光地看著李晨,再問了一句:“李公子,你確信吐蕃贊普芒松芒贊已經死了?”
“千真萬確!”此時的李晨,自然不能否認前面所說,只能硬著頭皮再次確認這件事。“我不知道為何大唐方面沒有打探到這訊息,但我師父確實在去年就已經知道這事。當時我們並沒將這件事當回事,畢竟和我們沒太多相干。”
什麼事情都往已經去逝的老和尚頭上推,李晨覺得這是解決麻煩的一個好辦法。
王方翼又注目李晨看了一會,也終於沒再問什麼,而是走到李晨房間內的案前,想了一下後,提筆寫了一點東西,然後喚過外面的一個隨從,令那名隨從馬上將他匆匆所寫的東西,送往長安。
當然他並不是以奏報的形式將吐蕃贊普去逝的訊息上報朝廷,而是以私信的形式告訴自己引為師長的人物裴行儉,讓裴行儉去求證這事。
他也會在隨後時間,派人去打探證實這事,也會將此訊息告訴坐鎮鄯州的劉仁軌。
在做了這事後,已經調整好心緒的王方翼,又在李晨身邊坐了下來,慢悠悠地喝茶,準備再和李晨探討這事。剛才時候,他還在猶豫,是不是將一些可以算機密的事告訴李晨,現在看來,這一點完全不要擔心了,李晨給他的驚喜,註定比他預想的要大了。
在慢悠悠地喝了兩口茶後,王方翼又低聲說道:“這段時間,我大唐朝中也有一些事發生。太子李弘暴斃於合璧宮,陛下立雍王賢為皇太子,想必此事你也聽說了吧?朝中有事,朝廷對是否傾全力攻打吐蕃人也猶豫不決,不過朝廷並未撤減青海的鎮軍,反而繼續增兵,看來不久的以後,朝廷將會對吐蕃人大舉兵事,目的就是想徹底解決盤居在青海的吐蕃人所帶來的問題。”
頓了頓後,王方翼又問道:“李公子,如果戰事發生,你對戰事的程序有什麼看法?”
看到王方翼很認真地問他,李晨猶豫了一下,很肯定地回答道:“如果朝廷一直令劉相公領軍,不另換其他不懂軍事的人主鎮青海,那此戰我大唐軍隊即使不能取勝,但也不會落敗。如果軍事佈置妥當,應該能取得勝跡!”
李晨的話,又讓王方翼聽了一驚,“臨陣換將?你是說,朝廷會將劉相公換走,另換其他人領軍?”
“這樣的事很可能會發生,我聽我師父說,劉相公和中書令李敬玄李相公不睦,在許多事上有紛爭,要是一些佈置上的事,李敬玄公報私仇,那劉相公可能不願意再領軍。如果不是劉相公這樣德高望重的大臣領軍,在青海附近的諸軍不一定能很好協調,如果再有一庸才來領軍,那說不定會有麻煩事!”因為先知先覺,知道歷史上青海之戰的慘敗,李晨清楚他所說的事,如果沒有意外因素干擾,會如原來的歷史進展一樣出現。
大唐在青海之戰中遭遇慘敗,徹底丟了青海之地,吐谷渾復國再也無望。
但他又不能把事情說的很直白,畢竟這事情沒發生,現在依然劉仁軌坐鎮青海指揮,劉仁軌與李敬玄之間有沒有紛爭,是不是鬧的不可開交他也不清楚。
先知先覺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找不出一個合乎情理的理由來解釋的話,也是很讓人頭疼的。
李晨在老和尚的教誨下,雖然心境沉穩,但畢竟接觸的事情及人員並不多,遇到一些事情時候,隨時應變的能力不足,特別是在面對王方翼這種聰慧過人的歷史名人時候,許多話沒辦法說的很圓滑。
李晨的話,自然讓王方翼更加的吃驚,他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