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好,就是蕭安到時候一回京把這筆賬給賴了,旁人也只會找蕭安去不是,再不濟拿了蕭安的命去都行,反正不能打國庫的主意,國庫實在是已經窮噹噹了。
這些心思,太子都看得明白,所以才有的那一句借糧之說,敢給蕭安背黑鍋,就是朝廷要賴了方騅那筆糧草,那也得戶部把鍋背好了,到底是拿去打蠻子去的,可不是蕭安剋扣拿去利己的。
就是皇位上的皇帝也如太子所想,那筆糧草賴也該賴在戶部才是規矩,戶部不想拿,可以拖,拖久了就一筆爛賬算了。
本就是方傢俬藏的糧食,雖是打著老百姓的旗號,可除非天災,不然老百姓誰會真有膽冒死也惦記這筆糧食?
皇帝也不怕百姓因為這筆糧食造反,自古以來,老百姓造反成的,有幾家啊?不也都是下面的大家族們造的,就是本朝……
本朝再說下去就是緩則了。
反正這一仗只要贏得了,蠻子就不得不來投降說和,等說了和,不說百年太平,只要五十年三十年太平,只要有和談那一日之後,皇帝就是不管方家了,這方家都不再是個事兒了。
所以蕭安這一招釜底抽薪幹得實在是漂亮,一舉兩得,絕了方家的本兒,又有了跟蠻子繼續幹下去的糧草。
皇帝都恨不得把蕭安塑個金身裱起來了,哪會願意蕭安去背黑鍋。
就是這位比先皇要更重文治,才登基也有如此武功,想著日後史書上那一筆,連蕭安賜給太子為太子妃都不願意了,覺得還是得拿在朝廷上去供著,雖是個女子,可實在是好使喚!
太子要知道自己親爹心裡這想法,估計也只有哭死的命,也還好皇帝並未把這想法說出來。
總之,還是要看之後的結果。
結果好當然皇帝還是覺得蕭安當個臣子的好,雖然日後許用不著打仗了,但蕭安這等功臣必然得附太廟的人物,三公之一他作為一個開明的皇帝是十分捨得的。
要實在不行要給人背鍋,還是讓嫁太子算了,當了太子妃,就不管朝廷事兒了,天天呆東宮裡,偶爾逢年過節出來一回,也不礙人家的眼去。反正是太子執意要娶的,也不是他怎樣,慈父愛子就當如此。
新帝才坐上皇位,是不想寒了給自己真心做事兒的人的心,蕭安是好是壞,他都要保住的。
勤政殿裡,皇帝、太子、臣子們各有心思,但最終達成了一致,跟著方家長子進殿告狀那廝純屬混賬,見不得蕭安身為女子比他還能,所以故意汙衊!
因此太子也愉快的回了東宮了,尋了單凌跟皇宮外的景王府帶個話,讓景王妃別擔心。
朝廷上公然告蕭安強搶民糧,京城裡沒把門兒的嘴巴到處都是,只怕不用一日全京城連老百姓都得知曉這事兒,景王府那麼大的府邸,每日進進出出採買的人也不少,這些訊息也是瞞不住的。就是景王府的屬官,怕也不會對景王妃隱瞞此事。
太子喜歡蕭安,知道她們姐妹情深,因此也願意照拂著。
景王妃聽太子帶來的話,心裡也鬆了口氣,她還真擔心朝廷裡有人趁機在這當口使壞,壞了這江山的百年大計那是朝廷自己的命數,可要壞了她妹妹的事兒,要她妹妹有個萬一,那些玩意兒她能讓他們給自己妹妹賠命。
也好在皇帝和太子這態度還能看得,她那傻妹妹沒替人賣錯命,否則……
否則景王妃也知道自己其實也很難如何,她們母女三人,早就跟當今是一條繩子上的人了。
也如她過繼來這兒子,當今一登位,就把郡王位放了下來,就已經是給景王府的恩典。
景王妃睡得著了,太子卻有些失眠。
他如今也不用小貓繼續陪著睡了,披上外衣就去尋了夜間守夜的單凌。
單凌見太子這才起身的模樣,就道:“更深夜重,殿下該多穿一些。”
太子的身體不好,以前是裝病藥吃多了底子不好,如今是傷了心肺不好,天氣一冷就擔心著涼。
太子搖了搖頭,與單凌站在一起,看著天上的繁星點點,在夜裡顯得格外的耀眼。
單凌知道,太子這是想人了,看他看星宿的方向就知道。
太子看了半晌星星,也找不到別的話來與單凌說,也總不能把憋在心裡那些情義說出來,也只轉身回了寢殿。
單凌親自給太子關了門,跟苟順比了個手勢,又在外面重新走動起來。
次日,朝廷上再議此事,皇帝便開了口。
找九關百姓借糧之事,此事皇帝是知曉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