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百姓也是同意了的,家國天下,沒有天下與國,又哪有家,九關百姓知情懂禮,就是皇帝也感謝九關百姓的大義,所以送了九關一句忠義之鄉,九關百姓忠義之士。
這話一出,憋得方騅長子喉頭差點冒血沫子出來,也終於明白,蕭安為何放心把這麼大一個送俘上京的好事兒給他了。
皇帝也沒說九關那多餘的糧食哪來的,昨日開口的臣子們也沒再發話,這才讓方騅的長子好受了一點,免得算計蕭安不成,自己一家子還被帶累了就不好了。
因蕭安生擒了圖海王,又有其他部落的王與王子,其實朝廷也極為忙碌的,就是這些階下囚要如何處置,朝廷裡也得拿出個說法出來。
如此,蕭安被誣告之事,連誣告之人都好似被朝廷忘記了一般,徹底沒人管了。
方家在朝中自然是有些人脈在的,可朝廷裡沒人起頭,要讓他們去當出頭的,那也不成,容易把人暴露了,對方家並不算是好事。
就是知道自己幼弟在京城還被蕭安揍了一回,方騅的長子也都忍了算了,想著蕭安勇猛如此,卻是斷了一臂,日後必然是再上不得戰場的,這個人再英勇,那也是廢了,他不需跟一個廢人置氣,這心中才好受了一些。
如今朝廷裡忙著戰俘之事,而他卻不得不想自己如何從京中脫身了。
他是正大光明的進的京城,自然不可能悄聲無息的走,這便是在給朝廷他們父子的把柄。
皇帝倒還真在想方家長子的出路,“霍東嶽與烏統領這二人,終究還是霍東嶽合適一些。”
與其說是霍東嶽合適一些,倒不如說是烏家在京城裡並無根基,沒有跟其他家族枝丫相纏,讓皇帝覺得用得更為放心一點。
太子對此倒並無別的建議,霍東嶽和烏統領,兩人身份都差不多一樣合適,皇帝選誰都一樣。
然後就是方騅長子之事,皇帝問道:“太子可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