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泗州軍的‘攻城’開始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計中計
臨河郡城。
“報——”
一名小校高喊著聲音一路跑進了郡守府,現在鄭國雄的行轅駐地。
“稟都督,宋將祝彪率步騎四萬過臨水,現已佔據了上明鎮,兵鋒直指大賢!”
太守做堂的大堂早已經變成了鄭國雄的‘白虎堂’,聽了小校稟報後,鄭國雄立刻起身走到大堂中心佈置的一個大大的沙盤前。
上明鎮,大賢縣?
兩個紅旗立刻被親隨插在了沙盤上相近的兩個點上。那個小的正方形代表著上明鎮,距它‘不遠’處的一個大些的正方形代表著大賢縣。作為一個縣城,為了表示與鎮子的區別,裡面還擱了一間小房子。
半盞茶時間,大堂外響起了密集的腳步聲和甲片碰撞聲。二十多名將校湧進了大堂。
“都督,大賢不可棄之不顧。其位於郡城之東側,若被宋軍佔據,則我軍側翼受挾,就不能大軍兵出臨水了。而若大軍進大賢,宋軍四萬步騎之眾,又非短時間可下著,且是戰是退皆在宋軍之手。宋將祝彪可是詭計多端啊……”
“是啊,都督。大賢不僅可威脅我軍側翼,更可以越過郡城直插我軍背後,不可不防啊!”
所謂:前車不忘後事之師。這一話出來,立刻就贏得了滿堂將校的異口同聲的認同。就是本來態度猶豫不決的鄭國雄心下都猛的一跳。
上次晉軍討宋逆,不就是因為祝彪孤軍插入大後方,而功虧一簣的嗎。鄭國雄還是待罪之身,可不想再來一次重蹈覆轍。
“鍾離將軍,你立刻率部挺進大賢。宋軍急兵進襲,定沒有帶攻城器械,你部只需守城,不浪戰即可。”
鍾離衛是大周軍中最普遍的雜號將軍之一——橫野將軍,手下一中郎將、兩校尉,再加親兵和輜重,兵力在兩萬五千人左右。守衛一個城池,防止四萬敵軍的攻襲,常理上將是絕不成問題的。
鄭國雄如此的多做吩咐,可不就是看在祝彪的‘面子’上嗎。
“都督之言甚是。但是從上明鎮到大賢,中間隔著沙婆嶺,山東有大路,正達大賢西門;山西有條小路,可取大賢的南門。這兩條路皆可進兵,以末將之見,祝彪大軍襲殺至大路,可未必就不會派出小部隊出山西小道。鍾離將軍可設伏兵於此,未嘗不能勝上一場,挫一挫祝彪軍的銳氣!”
……
……
同一時間的上明鎮宋軍大營,一場軍議同樣在召開中。
“山西小道甚是快捷,雖然路險,但舍了多有幾分可惜。諸君可有教我者?”照祝彪的本性,他是不會選擇山西小道的。可是形勢比人強,現在的他不是在你來我往的打擂臺,而是泛著天大危險在‘行刺’。中規中矩的幹活,與他出兵的意圖不符。
弄險!只要有一絲的可能,就不能放過。
“末將曾經值守臨河,對此地地形多有熟悉。將軍言的山西小道,末將有所瞭解。那裡地勢狹窄,兩側壁石直立,山上林木蔥蔥。如果有軍設伏於此,只需要兩三千弓弩手,外地任憑如何進軍,也是不成。”
“張將軍所言甚是。”在張楠話音落下之後,陸通起身道:“末將就是臨河郡人,知道山西小道的地勢,那小路兩山相夾,道路還崎嶇狹窄,並列不過是三四人通行。我若是晉軍之將,于山西小路設下埋伏後會放過我軍前隊不聞,只等中軍主將透過時才會萬箭齊發,之後便以強弓勁弩封住山道,使我軍擁塞小道,百進不得。一舉隔斷我軍前後,逼著前隊不得不向孤軍向大賢開去,而中軍、後隊只能後撤。”
“屆時,大賢縣城中晉軍必有準備,我前軍抵到他們就群群圍殺,如此只剩下山東大路上的一路兵馬來到,便是到了大賢城下也必然無功而返。”
“陸將軍是欲在山西小路虛晃,主攻山東大道?”祝彪腦子何等的聰明,聽了陸通幾句話就已經猜出了個大概。
“大帥高明。末將就是想以一驍將打著大帥旗號統軍五千出山西,所部主力集結於前軍,遣數百人在後多打旗幟佯作大軍。那山上晉軍之將見得大帥大旗,必然不會輕發,只會一心妄圖大帥。而我軍只待到前軍盡過,餘下數百人虛應一番就回轉上明鎮來。
此一軍出山西小道,可於路中歇息上半個時辰,之後便直殺到大賢縣城下,必能引得城內晉軍兵馬出擊。然後這隊兵馬就團身死守寸許之地,引得晉軍全力以赴。而最多有一個時辰,山東大路上的騎軍就可開到大賢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