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上去!”
高燮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的,以自己的親兵為先鋒,簡單整個了兩部後。就刺入了趙軍潰兵中,很快貫穿了整個趙軍,將矛頭探進了混亂中的靖綏軍中。
更大範圍的崩潰開始了。
“趕上去!”更大規模的混亂被製造出來。那就意味著更多更大的機會。
眼見著敵軍中央一片混亂的洪流湧起,楊延彰知道時機已到,揮起手中的長槍:“弟兄們。跟我殺——”
五千最後的河東精銳,形成一道滾滾的洪流,向著敵人直衝過去。
苦苦支援的正面靖綏軍也不堪重負了。軍陣左右混亂,中間面臨著河東軍的最直接壓力,突然之間局勢就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了。一個個靖綏軍呼聲大叫這轉向就逃。
有人帶隊,就有人隨從。沒過多久,正面三萬靖綏軍就不斷潰散,形成著蔓延數里的崩潰線。
郭明額頭汗滴淋淋,他手中還有一萬軍隊。但這一萬軍隊能力挽狂瀾嗎?郭明沒有一點信心。他自己心中更願相信——自己就是把手中的一萬軍投入進戰場。也挽救不回戰局。
這時。本來陰沉著天空。大滴大滴的雨點突然掉落下來,砸在地上,濺起的不止是塵土,更有著血腥氣!
戰場上到處皆是鮮血,隨著地面漸漸被雨點打溼,血跡也漸漸的匯聚於一處,變成了紅色的泥沼。
在士兵和馬蹄踐踏過後。血色的淤泥四處飛濺。
雨越下越大,一具具屍體倒下,塵土中,血水與泥土融於一體。
沒有雷電,已經十月份了,下雨不打雷更常見。
郭明帶著還保持著次序的一萬軍退了,整個戰場上的靖綏軍被突然落下的冰冷雨水澆滅了自我心中的最後一絲血勇。
連綿崩潰,徹底不可挽回。
當然,現在的河東軍也好不了多少,大雨一下,天地間驟然一黑,宛然黑夜,這種情況下楊延彰也無法指揮了。
雨,越下越大。
噼噼啪啪的,只是片刻,就全身溼透。
河東軍也只是追殺了十幾裡地,遍收住了腳步,由於大雨,無數的靖綏軍四散奔逃,顯的一片狼藉。
“命騎兵四處高喊,降者不殺……哎,戰果怎麼樣,就只有雨後再看了。”
楊延彰甚是鬱悶。沒有這場雨,他至少能留下郭明三四萬軍,而現在……
說著,下達命令:“回營!”
營地扎的很牢固的。以圓木為牆,一排長一排短,把樹幹底下燒焦以後埋二分之一入土中,長樹幹排成緊密的一排在外,短樹幹排成一排在內,在兩排樹幹之間架上木板,分為上下兩層,這樣長樹幹長出的部分就成為護牆,木板上層可以讓士兵巡邏放哨,下層可以存放防禦武器和讓士兵休息。
軍帳都披著油布,裡面點著炭火,帳篷內烘烤著用不多時地面就乾燥了。
兩刻鐘後,楊延彰就舒服的坐在桌案旁,身上已經換了一身乾燥整潔的衣服。
火盆裡的火噼啪燒著,帶著溫暖的熱流充滿著帳篷,楊延彰在擬寫著送交祝彪的軍情文書。
有了今日這場主力碰撞的勝利,楊延彰對獨立收服延平郡有著絕對的信心。
慶襄郡城,十月十三日。
城中城外都已經寧靜,但是血腥和屍體,使這個夜晚,顯得特別的森冷和淒涼。
城外不遠的漢軍大營,卻多有火光升騰,天空映成了一片紅。
對比之下,城中的‘荒涼’更顯出區別。
王懷站在城上,望著這一切,心中蒼涼。
三日前,就在楊延彰大戰郭明的同一天,祝彪也率精騎突進殺入了自家桑梓——慶襄郡。
他沒有第一時間揮兵下郡城,而是先拿下了慶縣,收攏了逃難出去的老家族人,這才兵臨城下。
但兩天的時間中祝彪肯定不是隻收攏族人,慶襄郡諸縣,十有七八是大戶反正,漢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城池。趙軍眼下的局勢實在讓人沒信心,以至於就在昨日祝彪兵臨慶襄郡城的當天,城內幾家大戶就趁著兩軍對峙之際,舉私兵接應,以至於郡城陷落趙軍之手時沒有流過的血。這次流了個夠。
接應失敗了,但幾家大戶並沒有都做刀下鬼。到現在,殘兵們還聚集在某戶大院中頑固抵抗呢。
城外漢軍對城內總數不過六七千人的趙軍威懾太大,如果不是內應們估錯了趙軍的戰鬥力,這次行動本該是成功的。
只能抽出一半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