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士兵臉上都沒有戰爭的恐懼,有的只是一股興奮,他們渴望一場像樣的戰鬥,以此來檢驗他們的實際能力。來證明他們即便是新兵也不會丟下河東軍的顏面,不會墜落河東軍的威風。更不會削減河東軍的戰力!
十七萬人的規模,加上原先軍士的退伍,擴軍多少可想而知。眼下的河東軍,無論步騎都有一半軍士是沒有上過戰場的菜鳥,他們只能從前輩的口中知道戰爭的血腥和無上的榮耀。
但他們都不懼怕戰爭的血腥,而只崇尚那無上的榮耀。
只因為河東軍為北漢太掙得顏面了。
元武十一年大年初六,聯合一起的兩萬多義軍開始攻打襄城。當天死了三四百人。襄城的郡兵不多,僅一個不滿編的屯,四百來人。但城內計程車紳富戶都有力出力,有錢出錢。一下子召集了小兩千民壯守城。配合著四百多郡兵和四五百人的家丁護院,城外義軍拿不下來,也不足為怪了。
不過,對於義軍也可以說是亂民來說,這三四百人的損失並沒有影響他們的規模,短短的一天功夫,十里八鄉又有上千人來投奔他們。
而且帶來的訊息也對他們有利,襄城周圍的各鎮鄉里或多或少都發生了民亂,不少人受到他們的鼓舞。闖入鎮中大戶去燒殺搶掠。這些人在鄉下鎮集鬧騰夠了,肯定會來縣城,到時候一收攏收編,那就又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青山集。這是襄城與南樂郡城之間。相隔的最大一個市集。
齊國未亂之前可是一處繁華之地,有個外號稱呼做小南襄。齊國內亂之後,市集大受影響,可總而言之依舊是南樂郡的一處福澤之地。
但是現在。被張克用計裡應外合拿下之後,整個市集被洗劫一空,已然變成了一處欺男霸女為非作歹之地。
不是說義軍中就真的沒有好人。沒有那種真正為老百姓求活命的好隊伍。而是說義軍中良莠不齊,藏汙納垢,許多隊伍拉起之初,軍紀實在堪憂。而一些地痞流氓小混混,或是歹徒惡霸,在其中廝混的多也會比老實巴交的農民、好人更好、更舒逸、更掌權。
青山集南門外,十餘人不緊不慢地走了過來。
“什麼人?”見著這十餘個走近的人,南門上頭便有人喝問。此時天色已晚,城門已閉,看到外頭有人進來,城頭上的人自然提高警惕。
“好大的狗膽,連小爺都不認識!”
底下傳來了加倍的喝罵,城頭的諸人沒有大怒反罵,反而忙舉著火把向下望去,這人就是賤皮!
他們在下面果然看到了一張熟悉又囂張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