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利用軍貿管理局的身份打了個招呼,一行人得以順利進入船臺。遠遠的,李路便看見馬卡洛夫站在船臺邊上,仰頭看著0號船塢中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陽光灑下來,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巨大的陰影和馬卡洛夫的身影相映成輝。
他的身邊站在身材小一號的年紀相仿的男子,李路一眼就認了出來,那是航母設計處主任巴比奇。
可以把技術宅、管理控這些標籤打在馬卡洛夫的身上,但是斷然不能忘了這個人偉大的政治信仰和對政治的領悟能力。
史料記載,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總司令格羅莫夫在時任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了黑海造船廠。他們的目的在於探討把瓦良格號建造完然後移交給俄羅斯海軍的可能性。烏克蘭要求俄羅斯支付全部造價,可是俄方認為前蘇聯已經給過預付款了,他們只需要支付未付的30%貨款。雙方的爭執在這裡,差點打起來了。
一邊看著的馬卡洛夫突然插話說:“瓦良格號不可能完工了……”
有人問是不是船廠出現了問題,他說道:“只有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經不存在了。”
一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吧,再無言語。
收回思緒,李路大步走上去,羅大佑和安德烈跟在他兩側。
或許是因為馬卡洛夫看得太入迷了,或許他以為是船廠的工人,他並沒有去理會越來越近最後停止的腳步聲。
他注視著甲板上層建築圍滿腳手架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一聲嘆息:“永遠不會有人把它建造出來了。”
巴比奇看著自己這位上級兼好友,低聲寬慰了一句:“尤里,也許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
馬卡洛夫自顧地說下去:“建造它需要蘇聯中央,需要海軍部,需要中央審計委,需要上千家鋼鐵廠和技術院校,需要幾十萬熟練工人和技術人才,需要……”
說到這,他老淚縱橫,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那濃濃的淒涼,而黑乎乎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彷彿感受到了馬卡洛夫的悲傷,豎立在甲板上的蘇聯國旗脫離了旗杆,隨風飛了起來,一直飄到很遠的地方去,墜落水面。
李路眼中溢著晶瑩,羅大佑感同身受早已悄然抹淚。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那龐大的身軀,在李路眼中越發的偉大。代表著一個帝國輝煌的它,最終會被當成廢鋼出售,為再一次向世人證明,蘇聯解體,是一種可怕的毀滅。
朝前走了兩步,李路說道:“也許一切將會得到改變。”
注:這一章寫得非常的艱難,竭力要表達出那種蒼涼和淒涼,翻轉腦子卻找不出有力的辭藻。同時,本章也是步槍寫時心情低落的章節之一,為此,兩滴淚水滋潤了鍵盤。
第267章 給烏級重生的機會
看最快更新
馬卡洛夫把當前的形勢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對完成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已經不抱任何希望。
事實上歷史的發展完全印證了他的話。不久之後,烏克蘭政府下令把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拆解,當成廢鋼出售。目的在於騰出0號船塢建造出口船,以獲取繼續的硬通貨。
而後世解密的檔案顯示,這是美帝為了毀滅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設下的陰謀。挪威的造船公司給黑海造船廠下了建造6艘大型貨輪的訂單。這些船很大,必須要用0號船塢建造。挪威公司要求的時間很急,給了豐厚的定金。幾乎同時,一家美國廢舊鋼鐵回收公司出現了,他們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開出三倍於市場價的價格。
急需獲得硬通貨的烏克蘭,再加上內部某些人的教唆,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拆解!
就在解體工作基本完成的時候,美國公司和挪威公司都變卦了。美國公司把價格壓低為150美元,比市場價還要低。挪威公司取消了訂單,賠償了違約金。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就這樣被毀滅了,同時,已經開始建造部件的二號艦,也被送進了熔爐裡。
面對著這樣傳奇人物,李路有向他敬禮的衝動。
安德烈向馬卡洛夫介紹道:“尤里爸爸,這兩位是華夏來的貴客,李先生和羅先生。”
李路上前一步和他握手:“馬卡洛夫先生,您可以叫我切尼夫斯基。”隨即他和巴比奇握手:“巴比奇先生,您好。”
馬卡洛夫警惕地盯著李路,轉頭問安德烈:“他們是什麼人?”
沒等安德烈說話,李路搶先說道:“馬卡洛夫先生,能借一步說話嗎?”
馬卡洛夫冷冷地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