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緊張的糧食籌備和道路搶修,林彪於8月29日向各縱隊下達了戰鬥動員令。1948年9月10日起,東北野戰軍從各處火車站秘密登車。運送部隊的列車全用棚車,開車前車門加鎖,貼上封條。列車執行時看不到部隊人影,聽不到說話聲音,就連鐵路員工也不知道運的是什麼。在短短的9天之內,十萬大軍安全、迅速、秘密地運到了遼西。
國民黨軍隊的情報機關對此居然一無所知,而遼瀋大決戰的序幕卻已悄然拉開了。
1948年9月3日,林彪將剛剛制訂的東北野戰軍作戰計劃傳送到了西柏坡。
毛澤東手持這份計劃,踱著大步子,不禁再皺眉頭,說:“林彪還是不願打硬仗,看看這個計劃,他把兵力部署的重點放在了錦州與瀋陽之間,這仍然是準備打援,重點要消滅瀋陽來的援敵,根本就不想全力打錦州。”
毛澤東走來走去,他舉著電報轉身對周恩來說:“他這個樣子……”
周恩來接過話來說:“不如我們制訂好新的作戰方針,直接發給林彪好了。”
9月7日,毛澤東正式指示東北野戰軍:你們應當使用主力攻打錦州一線,並時刻準備殲滅來自長春、瀋陽兩地的援敵。如果你們將重點放在攻打援敵上,長春、瀋陽之敵可能會因你們的威脅太大而不敢出動。同時,錦州一線分散的敵軍也會乘機收縮於錦州和唐山兩地,那樣,錦州將更不好打。所以,你們必須確立兩個決心,一要確立攻佔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二要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
毛澤東一錘定音,林彪無法再作他想。“按新的作戰方針全面部署。”他面無表情地說。
此後,東北各條鐵路線上一片繁忙,兵員和物資紛紛調往各戰略要地。為了隱蔽戰略目標,所有的鐵路運輸一律採取夜間滿車、白天空車的方式進行。
在此期間,國民黨空軍已經發現遼西地區鐵路夜間運輸繁忙,白天也有大量人員運動。但未能引起國民黨高層的警覺。蔣介石正忙於應付西北和山東戰場,而衛立煌卻在忙著想辦法解決長春問題。東北野戰軍將長春圍得水洩不通,城內糧食匱乏,軍心不穩。但誰也沒想到過錦州的危險,甚至連駐守在錦州的範漢傑都感到高枕無憂。8月底,範漢傑去南京開了一次會,蔣介石很擔憂地告訴他,一定要警惕解放軍進攻錦州,範漢傑卻不以為然,背地裡還說蔣介石是神經過敏,返回東北時,甚至順便把家眷也接來了,打算長住下去。在他的影響下,錦州城內一片太平景象,甚至瀋陽等地的有錢人也紛紛遷往那裡。
第36節 林彪與毛澤東的分歧(2)
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早在9月10日,林彪、羅榮桓已根據毛澤東制定的作戰方針,擬定了第一步作戰計劃:以三、四、七、八、九、十一縱、二縱5師、炮縱主力、冀熱遼察軍區獨立第4、6、8師和騎兵師出擊北寧鐵路錦州至唐山段,切斷東北國民黨軍與關內的聯絡;同時以一、五、六、十縱和獨立2師集結於彰武、新立屯地區,準備截擊沈陽西援之敵。十二縱和5個獨立師則繼續圍困長春。
一場旨在關上東北大門的血戰即將展開!
要錦州,還是要長春?
1948年的初秋,遼西大地金風陣陣,草蟲高唱。驟然之間,卻迎來了一片槍響。
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政委黃克誠指揮十一縱及三個獨立師、騎兵師從建昌出發,在北寧線上首先打響進攻戰。17日攻克昌黎、北戴河,28日攻克綏中幷包圍興城。秦皇島港與錦州之間的聯絡立即被切斷,在秦皇島守軍的求救下,錦西國民黨54軍只好分兵向南增援。而野戰軍四縱和九縱則分別從臺安、北鎮出發,於16日包圍了錦州以北的軍事重鎮義縣。幾日之後,三縱、二縱5師和炮縱主力也到達了義縣外圍,而四縱和九縱則繼續南下,進入了錦州外圍,攻上了帽兒山。
帽兒山是錦州東北部的一座很孤立的高山,山腳下有個小村莊叫帽山屯。帽兒山地形險要,既可觀察錦州至義縣公路的活動,又可俯視錦州機場。九縱趕到時,93軍的兩個工兵營正在那裡構築工事。9月24日夜,九縱發起突襲,拿下帽山屯。正在帽兒山指揮修工事的暫20師副師長趙景高見勢不好,狼狽逃往錦州,野戰軍隨即佔領了錦州北部的亮甲山、白老虎屯等地。
東北野戰軍突然進攻錦州外圍!
這一訊息嚇得衛立煌臉色蒼白,他立即命令範漢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