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1 / 4)

小說:醒獅 作者:大刀闊斧

氨改亍��

主持人:可是它們太容易被炮彈和導彈擊中摧毀了,也鬥不過現代艦艇啊。

章:它們並非單打獨鬥,在敵軍的艦艇被壓制、我軍掌握相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它們的數量就發揮作用了。我們不會讓敵軍的炮群隨心所欲地攻擊登陸群,火炮要命中在高速運動的機帆船並非那麼容易。至於導彈,它又憑什麼來追蹤帆船呢?即使命中又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我們請前方的記者帶我們去看一下吧。

鏡頭轉到了一艘機帆船上,一位上尉與前方記者站在甲板上。今天的風浪也不小,上尉是穩如泰山,記者就得抓住東西才能站住。

記者:今天的風浪真大,李上尉,你們能跟上前面的艦艇嗎?。

李:今天的風浪不算大,現在我們正在搶風行駛,速度比較慢些,不過我們啟動了電力推進器,肯定能跟上。

記者:哦,是電動機,怪不得幾乎感受不到振動呢。這麼一來紅外特徵也沒有了。只是此類木船怎麼經受得起炮彈和導彈的轟擊呢,一炮就能把它打沉了,導彈的話就…。

李:美製的155毫米榴彈炮和203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程是30公里左右,如果它們擺在岸邊射擊,等我們進入火炮射程後大致一個小時就能登陸了。它們要命中運動目標是很困難的。導彈的射程要遠得多,可是它們憑什麼來追蹤我們呢,如果以電視尋的器,我們也可以煙幕彈來反制。再說了臺灣有那麼多導彈來對付我們嗎?一般在反艦時炮彈和導彈的戰鬥部都是半穿甲的,那麼擊中我們時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可以看一段錄象。

慢鏡頭一,一枚炮彈擊中了一艘帆船的甲板,如入無人之境,接連穿透甲板和右舷,直到進入海水才爆炸。看來木板的阻力還不足以引爆半穿甲彈。

慢鏡頭二,一枚巨大的導彈從空中疾駛而來,也是穿透甲板和船舷落入水中才爆炸,衝起的水柱破壞了木船,木船碎成了幾塊飄浮在海上。

李:如果炮彈或導彈硬碰硬是在船上爆炸,那就不堪設想了。那艘船解體了為什麼不下沉呢?我們下船看看。你看這些是粘在船板上的阻燃泡沫塑膠,能產生很大浮力。這些是壓艙物和電動螺旋槳的機座,四周是爆炸索。一旦遇險帆船失去足夠浮力時,引爆後這些重物就脫離木船,不會拖累整條船。

記者:那麼搭載這艘船的戰士和物資就不能發揮作用了。

李:不完全是這樣。登陸戰只要不是擁有絕對優勢,是無法保證所有艦船都航渡成功的。我們這艘船按照載重量可以搭載30名戰士和1。5噸的物資,可是我們僅搭載了12名戰士和800公斤裝備物資,大約是一個班。如果1千條船是多少呢,1艘船的損失就不會影響登陸戰。而且我們的戰士和物資全部有浮具保護,不會沉入海中…。

記者:可是如此低溫,戰士會受不了的,你看“冰海沉船”…。

李:哈哈,你的聯想真豐富。小薛,你讓他看看裡面的衣服。這是原來為潛水員製作的,浸入海水後貼近身體的水不易流動,所以人體的熱量不會給帶走。在攝氏4度的水中,潛水員可以工作4-5個小時呢?我國的外貿部門大量向外出口的,現在成本不高了。小薛,再讓記者看看“單兵電動推進器”,這個小東西可以用搭扣與手腕連線,拇指一按按鈕,前面的環罩中的小螺旋槳就工作,它帶一個人加裝備的浮包,時速可以達到3-4公里。這些東西可以讓我們這支登陸船隊稍微“洋氣”一點吧。

鏡頭轉回了“金門”號。

主持人驚歎道:這簡直是完美的土洋結合啊。

章:任何裝備都有它的適用範圍,讓它們去橫渡太平洋當然不行,不過橫渡臺灣海峽,那是可以發揮作用的,現在冬季,盛行西北風,如果乘風東行的話,在電動螺旋槳的幫助下,船速在輕載時可以達到20節呢…。

主持人:噢,那邊飛來了一群巨型水上飛機嗎?。

章:不,那是地效飛機…。

主持人:啊,那就是‘裡海怪物‘啊,那可是最先進的登陸載具了。

章:嗯,我軍是引進了俄製‘奧蘭‘級地效飛機,它能以450…550公里的時速運送400…850名士兵和數輛坦克。我國早在1997年就研製成功小型地效飛機“天鵝”號,後來又開發了35噸級的“望湖”號中型地效飛機,飛行高度有10m,時速250公里。不過這些地效飛機都已用新型電腦、金龍電池、鎂鈉合金等改造,提高了隱形、快速機動、突防的能力。並拿出了自己的大型地效飛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