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鵬”號,可搭載1輛08式主戰坦克,加300名陸戰隊員。
主持人:太棒了!哇,後面還有大批的,噢,是氣墊艇吧。
章:是的。全墊升氣墊船是另一款兩棲戰的利器,它與地效飛機除了用於登陸、機降、運輸補給,還可用於反艦/反潛作戰、掃雷佈雷、偵察巡邏。我軍早期裝備的722-2型:採用深圍裙和柔性減噪音螺旋槳導管技術,氣墊高度由1。5米提高到2。1米。總重560噸,載重90噸,可搭載08式主戰坦克;航速60節,還有驚人的航程。鎂鈉合金艇體耐腐蝕性、抗金屬疲勞,而電動螺旋槳和升力風扇消除了噪音和紅外特徵。
你也別咋舌了,去看看登陸現場吧。
恐怕臺軍高層的嘴張得比主持人的還大呢!。
鏡頭轉向登陸的灘頭,望遠鏡頭架在一輛裝甲運輸車上。只見地效飛機和氣墊艇先後輕鬆地越過了近岸水雷陣和灘頭的雷區和障礙物,著降後紛紛吐出了戰車和陸戰隊員。
主持人:哇,那不是M1A1嗎,又是勒克萊爾,還有M60-2000型、這不是臺軍的M48A5“勇虎”嗎。怎麼它們大多數是不冒煙的呢?。
章:作為蘭軍還是裝備這些武器比較逼真些,為了節省運作和維修費一部分改成了電動型的了。海峽對面可沒有這麼先進的戰車。
主持人:那些直升機怎麼在近岸處向下發射炮彈,哦,水柱這麼高!。
章:你搞錯了。那是直升機在進行反水雷作業。水雷是非常重要的反登陸武器,尤其是近岸淺水佈設的水雷,掃雷艇也難以排除。上世紀末美軍研製出蘭綠鐳射探測器可以透視40米水下的水雷,而超空泡射彈槍可以引爆12米水下的水雷。你不要以為發射一束能穿透海水的蘭綠鐳射就能看到水下的水雷了,光線在海水中傳播不同於在空氣中,海水中的懸浮物太多,散射光令接收器看不到遠處的物體。所以必須研製極高速的電子開關,可以控制快門,只有當海底反射的光到達時才開啟,以避開散射光線的影響。
我軍也掌握了這門技術,現在的超空泡射彈槍透過加大口徑,改善彈型,在水中的射程也增加了不少。組合起來就是一款掃雷的利器,很快能為後面的登陸艦艇開啟搶灘的通道。
接下來龐大的登陸艦艇實施搶灘登陸,大批重型裝備源源湧出。
主持人:這是什麼戰車啊?行走機構好象是59式坦克,可是車身這麼大,那門炮好象是30毫米機炮。
章:這是利用59式坦克改裝的59Y式“鐵駝”裝甲運兵車。世界上裝甲最厚實的運兵車是以色列利用繳獲的或退役的坦克改造的“阿布扎裡”式系列重型步兵戰車。59式坦克是我軍生產最多的一款坦克,大約有一萬輛之多。作為坦克來改造意義已經不大,而我軍陸軍最缺少的就是裝甲運兵車,以往不少摩步師僅僅是戰士能搭載卡車而已。你看,它的車身裝甲板是瓷鋼的,比以色列的“阿布扎裡”還堅固。驅動裝置換成電動的,內部寬敞可搭載一個班或放4副擔架。幾乎所有退役的59式都能改裝,摩步師都名副其實了。
主持人:我們的科技人員太偉大了,不僅研製出這麼先進的武器,而且能化腐朽為神奇,讓大批的老舊裝備面目一新。我們必勝!。
章:我可要批評你了,我們人民解放軍歷來是依靠人民戰爭以劣勝優的,當然要依靠全民的力量轉換到以優勝優。但是現代戰爭更重視的是實戰經驗。你看超級大國為什麼不惜工本保持高強度訓練,並不時在各處挑起戰爭呢?從軍事上說,就是要保持軍隊實戰經驗。任何先進武器、先進的戰術只有經過實戰的考驗才會被軍隊接受。我們的這些陸戰隊員都是在南海、印度洋經受實戰考驗的百戰雄師,那些先進裝備只有在他們手中才能發揮出所有的潛能。那些在小小的演兵場上,對著公眾作作表演的少爺兵怎麼會是他們的對手呢…。
接下來的二天是綜合演練,紅軍出動E-14空地協同機,EY-14預警機協同指揮陸空打擊力量成功地挫敗了蘭軍的登陸作戰。那些電動坦克、“迅猛龍”重型輪式戰車、“電甲蟲”微型戰車,“小強龍”全地形越野車,電動直升機得到了盡情表演的機會。那些採購團的無不慶幸,深感不虛此行。
那麼臺灣軍方呢,這些天真是讓他們噩夢連連,這才是真正的威懾。
臺灣台北戰管中心3月16日7:20
大陸的海協會透過臺灣海基會向臺灣的政、軍、經各界發出觀摩聯合軍演的邀請,那也是很轟動的。由於立法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