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一枚袁大頭 作者:曾氏六合網

,奶奶問起來,倆姨奶不屑道:“還不是跟那個老道學的一些蒙人把戲,現在老道不在了,人們家裡有個白事什麼的,就都來請他,倒是能混些吃飯錢。唉,快七十的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還管他幹嗎?”

我剛來,還有些陌生,一上午哪也不敢去,就在舅爺家大院裡玩,好在犄角旮旯挺多,院裡有一條黃色的看門狗,還散養著雞鴨,城裡孩子到了農村也新鮮,玩累了就搬個小馬紮坐在井邊聽奶奶和她的兩個妹妹敘舊,歇夠了起身接著去探索與發現。

奶奶他們姐弟四個,只有舅爺一個獨子,所以老家的大院自然給了他。過了半個世紀,重新坐在這打小長大的老院子裡,奶奶他們聊了沒一會,就說起那些老故事來。

我聽了好半天,才發現他們說的事兒還挺有意思,而且全都是發生在這大院裡的,奶奶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於是在前些日子整理這些事情時,我反覆向奶奶求證,並記錄了下來。

其實許多怪事並不像演電影那樣,有前因後果,都是突然就來了,還沒等人們反應過來,一眨眼就完事兒,所以我儘量描述的詳細一些,努力還原當時的事件真相。

故事一:飛來麥(奶奶親身經歷,音訊收錄)

這三個故事都發生在奶奶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具體時間不詳,她老人家今年九十高齡,也記不大清了,只知道大概時間是民國,抗日戰爭爆發前那十幾年。

之所以把飛來麥放在第一個,不止是因為它比較短,但卻是最真實的一件事,因為一大家人都親身經歷,而且沒頭沒尾,不好描述。但不說吧,我覺得太可惜,記下來,又不願意添油加醋。

好吧!言歸正傳,嗯…那年奶奶十幾歲,有一天天氣很好,午飯後一大家子人都坐在院裡聊天曬太陽,正當各家都準備回屋睡午覺的時候,小東屋裡卻逐漸傳來呼呼的風聲。

按我們老家的規矩,東屋是不住自己家人的,而是專門打掃出來,留給客人住。平時乾淨得很。而且主人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東屋除了日常傢俱,什麼雜物都不放。

東屋起風,家裡人都睜大了眼看著,驚奇不已。這天風和日麗,外邊一絲風都沒有,更何況是在屋裡起風,壓根沒人見過。

屋裡的風越來越大,直吹得窗戶來回搖晃,咯咯作響。好在青天白日,家裡兩個膽大的男人慢慢靠近窗戶,想要看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就在他們靠近的時候,風中似乎逐漸開始摻雜著一些沙粒類的東西,呼呼改為沙沙聲,而且那股歪風變成了黃色,在屋內打著旋。

兩個男人站在窗外,卻如何也看不到裡面有什麼,因為風太大了,一片模糊。

好在很快這股歪風就停了下來。我奶奶的二叔此時離門最近,聽了半天,的確沒什麼動靜,於是慢慢推開東屋屋門,朝裡探頭看去。

片刻後,只聽二叔喊道:“我類天爺啊!菩薩顯靈了!”

一家人眼瞅著二叔走進屋,更何況他喊的是“菩薩顯靈”,就說明不是什麼壞事兒,於是紛紛衝了過去。

湧進東屋,所有人都看傻了眼。只見窗戶下的火炕上,堆滿了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麥子,跟小山似的,足有上千斤。

全家人都嘖嘖稱奇。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農村都喜歡把糧食吊在房樑上,能防老鼠,肯定是不小心袋子破了掉下來的唄~!

各位,我開頭就說了,東屋是給客人住的,除了基本傢俱,什麼都不放。房樑上自然也不會有成包的麥子。

而且最奇怪的是,除了炕上,剛才那麼大風,屋裡地面上竟沒有找到一粒麥。也就是說,即使從上面漏下來,真能那麼不偏不倚,全落在炕上?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這點也是奶奶每次講到必定會說的細節。

事情雖然怪,但卻是好事兒,所以全家人高高興興地把麥子裝了幾大包,吃了一整個冬天。

之後幾十年,類似的事情又發生過兩次,一次是大半夜屋裡下雨,另一次什麼時候刮的風都不知道,只是早上開啟門,屋裡面一地樹葉。平白無故刮來一床麥子那樣的好事兒,倒是再也沒發生過。

舅爺也曾請教過那個道人,道人親自來看後說道:“不是什麼大事兒,這叫‘串梁’,你們屋的大梁和某一戶的對沖了,是誰家不知道,也許就在城裡,也許相隔千里。想要這種事不再發生,換一根大梁就行了。看來你們比人家蓋的晚,所以他們家的東西,都被串到你們屋裡來了。”

換大梁顯然不現實,那就等於要把整個房頂拆了重搭。反正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