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3 / 4)

畢竟在新世紀的巨輪剛剛的頭幾年裡,歐洲最兩大的兩個帝國就開始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打造艦隊、針鋒相對,這實在是讓渴盼和平的歐洲民眾們對未來感到了無盡的憂慮。此番兩國共同攜手減緩軍備競賽,無疑是極大地驅散了籠罩在歐洲上空的戰爭陰霾;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更是對雙方政府的信任和解大加讚譽,稱這一行為開闢了一個永遠沒有戰爭的20世紀新紀元。

然而在法國政治家們的眼中,英德海軍協議的簽訂卻無異於是晴天霹靂。

在巴黎。當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看到從柏林傳回的這一訊息之後。當即將他的圓片眼睛推到了額頭上。而後瞬間噴出了口中的咖啡。他呆呆地盯著眼前已經是沾滿汙漬的檔案報告,心中宛若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驚愕、震怒、淒涼、憎恨、苦澀……種種表情在他臉上交替閃過,腦中驀地衝湧出一陣強烈的眩暈感受。

作為法國鐵桿的對德復仇分子,德爾卡塞從他步入政壇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在國內聲淚俱下地控訴德國在1870年對法國所造成的傷害和犯下的罪行,並樹立起了一杆將法國推向發動復仇戰爭、並一雪前恥的“光榮大旗”。無數因兵敗色當、割讓阿爾薩斯洛林、賠款50億法郎、德軍在巴黎舉行勝利遊行、和威廉一世在法皇宮殿凡爾賽鏡廳加冕稱帝而被屈辱和憎恨所備受折磨的人們聚集到了他的復仇大旗之下,像赤眼惡狼一般隨時準備對東邊那個夙仇發動進攻。

為了讓自身國力不如德國的法蘭西擁有對德復仇的資本,德爾卡塞可謂是煞費苦心:1898年英法之間所爆發的法紹達危機。正是在德爾卡塞的竭力運作下避免了與英國的開戰,從而為之後他所主導的英法和解打下了堅實的信任根基。經過他在外交部長上長達10年的艱辛努力,昔年俾斯麥為防止法國復仇所建立起來的那並不穩固的歐洲體系被徹底瓦解;在法國昔日的外交孤立被一舉扭轉的同時,還使得德奧兩國陷入了外交合圍!當他在英法誠摯協定上籤下自己大名的那一刻,德爾卡塞躊躇滿志:法俄同盟和英法協約的建立,足以能讓法國擁有了對德復仇的底氣!

正當德爾卡塞籌劃著自己居中運籌,讓英俄這兩個同屬於自己盟友的老對頭放下彼此之間的成見達成諒解,形成一張對德國更加嚴密的包圍天網的時候,英德達成海軍協定的訊息卻如同山崩海嘯一般,瞬間便擊碎了他籌謀十年之久的宏偉藍圖。這份協定所規定的海軍規模限制倒還在其次。關鍵是英國表示將在法國發動的對德戰爭中保持中立的這一令人瞠目結舌的態度!

儘管在目前俄國遭受極大削弱的情況下,法國軍方並沒有制定出對德國主動進攻的計劃。然而英國的這一舉動卻無疑是極大的牽動了巴黎高層的神經。英德海軍協定的簽訂,是不是意味著英國已經把高速崛起的德國納入了可以被他們所忍受的妥協名單之列,默許了這個帝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則無異於是意味著法國所編制的那張針對德國的包圍網已經被德國人給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甚至會脫離對歐陸兩大軍事集團的干預,而這對法國而言近乎是一個不可承受的打擊!

幾個月前的英法高層例行會晤上,英國外相愛德華?格雷還在拍著胸脯向德爾卡塞信誓旦旦地保證英國將與法國同進共退,阻止那個“邪惡軍閥帝國”在歐洲和全世界的野心擴張。而到了現在,英國竟然單方面的與德國達成了媾和,對法國外交戰略干係重大的中立承諾更是在事前連知都不知會法國一聲!一念至此,感到自己被英國人給賣了的德爾卡塞怒氣沖天,少頃便如同一頭髮瘋的公牛一般徑直衝進了英國駐巴黎的大使館,對著英國大使就是一陣狂烈的咆哮。他以極度譏嘲而憤慨的口吻淋漓盡致地發洩了心中對英國此舉的強烈不滿情緒,並嚴詞質問了英國大使關於倫敦方面的真正打算。德爾卡塞發出了極其尖銳的威脅,如果英國方面不就此事而給法國方面一個解釋,那麼他就將立即辭職,並讓隨時準備頂替他的親德分子上臺,推動法德兩國達成諒解合作。

面對德爾卡塞的威脅,原本就被國內聲勢浩大的抗議浪潮搞得焦頭爛額的英國政府更是為之頭痛萬端。如果德爾卡塞這個鼓吹對德復仇的極右翼分子從法國政壇中的主要位置上消失,那麼法國政府中的復仇勢力必將受到極大的削弱;而其親德政府的上臺,則更將極大的破壞英國這臺“仇恨播種機”在歐洲局勢上的平衡作用,使得其在外交上陷入極端不利的孤立地位。更何況英國方面也明白,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確做得有些不地道,這種順手就把盟友給賣了的勾當,換做任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