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2 / 4)

蔚藍的波羅的海海面上,一場空前激烈的海空演習已經拉開了序幕。與德國海軍以往任何一次演習所不同的是,海面上視線所及,只有一支艦隊的身影,而這些戰艦卻都在以各自的最高航速狼奔豕突,只為了躲避空中那盤旋俯衝的一百餘架攻擊機的俯衝合圍!

空中戰機飛掠穿梭,宛若蒼鷹夭矯;而拖拽著流光的高射炮彈則從海面戰艦上密集爆射,彷彿暴風雨一般連續不斷的向天空中鋪卷而去。由於德國海軍戰艦都大幅加裝了防空火炮,使得在空中激舞飛射的小口徑炮彈多得眼花繚亂,根本無法分辨其究竟是從那艘軍艦上發射出來。然而令所有大炮鉅艦主義者都為之痛心疾首的是,由於戰機的速度過快,加之其遠近距離難以把控,使得大量高射火力都因提前量之差而與目標失之交臂,被空包染色彈噴成“墜毀”的飛機只佔其中的極少數。大多數攻擊機都避開了高射彈雨的呼嘯襲擊,直逼在海面上高速機動的目標艦艇;它們或投下機腹上所掛載的航空魚雷,或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從數千米高空直衝而下,在汽笛的淒厲尖嘯聲中發起致命的俯衝!

“真沒想到,海戰竟然會演變成今天這幅局面。”距離戰場不遠處的一艘驅逐艦上,德國海軍司令舍爾上將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滿是感慨地說道。在此之前。他還對自己麾下的航空兵抱有一絲質疑。認為速度緩慢的飛行器畢竟無法在海量的對空火力面前搶走屬於戰列艦的海上霸權;然而隨著全金屬新式艦載機的上艦,這一局面已然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防空火炮再無法對空中飛掠的蒼鷹造成有效的打擊,而無論是其從高空俯衝投下的炸彈,還是緊貼海平面所發射的魚雷,都比傳統艦炮對戰艦的打擊來得更具威脅。更為重要的是,透過艦載機的承載,海軍之間的交戰距離比常規的巨炮對決增加了十倍有餘;可以想見,那些投入重金打造的戰列艦主炮。在未來的海戰中將很難再有發揮其威力的機會了。

“將軍,這正是科技革新所為戰爭帶來的嶄新變局。25年前,我們不也為無畏艦之間的炮戰拉大到10公里以上而驚呼不可置信麼?”站在舍爾旁邊的清英微笑開口,話語中滿是基於歲月沉澱的滄桑之情。自從自己的幼子斯普林特也在夏洛騰堡宮中完成和巴伐利亞王國公主蘇菲的婚禮之後,清英便愈發感到時光流逝所帶來的改變和無奈,不過讓他感到安慰的是,他所為之畢生奮鬥的事業,卻一是在以一個令人振奮的速度奔向最後的終點。

“下一場戰爭中,帝國海軍要以絕對強勢的姿態將北海和北大西洋變成我們的領海。如果美國人敢多管歐洲的閒事,我們也一樣會把他們的艦隊給送到海底去!”看著遠方那一艘艘在艦載機的侵襲下被噴滿了染料的艦艇。清英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之情。1890年,還在蹣跚學步階段的美國海軍便曾被智利同行羞辱。從英國買了幾艘軍艦的智利海軍毫不留情的對想要來扮演和事老的美國人發出了不加掩飾的武力威脅。時過境遷,在美國海軍已經雄踞世界一極的今天,崛起中歐的德國海軍也同樣有了放出這一豪言的底氣。當前,5艘齊柏林級艦隊裝甲航母已經全數服役,它們所搭載的520架艦載機和兩倍於這一數字的後備機組,則是當今德國海軍手中所最具分量的大棒鐵錘!

1931年初,法國政局出現劇烈動盪,由於長期的經濟滑坡所帶來的生活困苦,使得法國民眾對當局政府的不滿已臻頂點。在新一輪的國會選舉中,大量失業貧民都將選票投給了以戴高樂為首的“法蘭西人民聯盟”,使得其以47%的票數成為國會中所佔席位最多的政黨;在這種情況下,法國總統勒布倫遂任命戴高樂為政府總理,並組建起了一個新的內閣。如同歐洲大戰之前一般的民族主義勢力,又在二十年後再度復活了。戴高樂就任總理後的第一篇演講,就是承諾要徹底改變法國的現狀,並重新奪回“這個光榮的民族所應當擁有的一切榮耀”。

法國政府的內閣改組,登時清英產生了強烈的警覺。雖然這個國度的總理更換頻繁,能任職兩年的都已經算是政壇常青樹,但此番戴高樂的上位,卻是打破了此前十幾年間法國政府的基本國策。一旦其掌握權力,必然會逐步貫徹在選舉期間所承諾的諸多保證,而這無疑與德國的戰略呈嚴重相悖的態勢。

如果僅僅是法國一家,清英都還不會有過多的顧慮,因為當今的德國實力早已是今非昔比,國民收入和工業總量都比歐洲大戰爆發前增長了兩倍以上;就算是再怎麼打,集合奧匈之力的德國也能輕易把法國給打趴下。然而就在戴高樂宣誓就任總理之後,英美兩國也相繼在金融危機的醞釀之下嬗變出了令清英為之驚異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