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部分(2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迴轉,轉劃出一個“U”字,和乾國軍艦拉開一定間距後,重新轉向而來,並運用高航速直插乾國艦隊的側翼,和乾國艦隊形成兩條略呈平行的戰列線,坪井航三謀劃的有利攻擊陣位已經成功奪取。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迎頭痛擊

日本海軍期待以久的機會已經來到,6艘日本軍艦的桅杆上都飄揚著血紅的戰鬥旗,坪井航三和河原要一離開了飛橋甲板,進入飛橋下由裝甲保護的司令塔。上午7時43分半,“吉野”艦上的測距儀顯示乾日兩國軍艦距離逼近到了3000米,進入日本海軍戰術條令規範的大口徑速射炮的有效射程,坪井航三下令“開始攻擊”。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一團白煙從“吉野”艦艦首152毫米主炮的炮口升騰而起。

炮彈呼嘯著破空飛來,在距離“寧遠”艦艦首前方遠處的海面入水爆炸,雖然沒有造成實際的攻擊,卻震碎了方伯騫的幻夢,炮聲響起後,飛橋上的乾國軍官們立刻進入身後的裝甲司令塔,透過如同碉堡槍眼一樣的觀察窗緊張地注視著海面上事態的發展,從日本軍艦轉向回來時,方伯騫就一直懸著的心此刻彷彿就快要停止跳動了。7時45分,“吉野”艦炮聲再起,炮彈又一次落在“寧遠”艦艦首附近海中,激起沖天水柱,隨之“吉野”左舷的大小火炮也都紛紛轟鳴起來。

日本第一遊擊隊的旗艦“吉野”是9093年剛剛竣工的新銳穹甲巡洋艦。由英國著名艦船設計師瓦茨設計。“吉野”艦艦體設計上採用的是首尾樓船型,幹舷較高,外形修長優美,為了前後交通方便,“吉野”艦在首尾樓之間特別設計了一具縱跨整個主甲板的天橋相連線。作為一艘大型軍艦,“吉野”艦的排水量高達4150噸,艦長109。73米,甚至超過了當時中國體形最大的“定遠”級鐵甲艦,軍艦的甲板寬度為14。17米,吃水5。18米,水線附近縱貫全艦敷設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44。5毫米,兩側坡面斜向水線下的部分厚度為114。3毫米。“吉野”艦的動力系統非常傲人,採用了2臺往復式蒸汽機,配合12座高式燃煤鍋爐,可以獲得15000匹馬力的澎湃動力(建成測試時採用強壓通風技術,竟然達到了23031匹馬力,此時的航速應當遠遠超過23節),驅動2個螺旋槳,航速高達驚人的23節,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水面軍艦。

與創一時記錄的航速同樣令世人注目的是她強大的武備,“吉野”艦大量裝備了大口徑速射炮。主炮選用4門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152毫米40倍口徑速射炮,火炮膛長6096毫米,彈頭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發/分鐘。其中2門分別安裝在軍艦首尾樓甲板上,首先打響豐島海戰的就是艦首的那門。另外2門的安裝位置則比較特殊,分別佈置在首樓末端主甲板兩側的耳臺內,顯然是出於船頭對敵作戰時獲得最大火力的傳統設計思路,因為這樣“吉野”艦在艦首方向就可以得到3門152毫米主炮的火力,為了使安裝在耳臺內的這2門152毫米炮的前向射界更為開闊,首樓尾部各向內側削去了一塊,這一獨特的設計,也是識別“吉野”的重要外觀特徵。從安裝了152毫米主炮的耳臺再往後,軍艦兩舷至尾樓之間還設計有多達8個耳臺,各配置1門120毫米40倍口徑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舷側火力,這些速射炮同樣是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製造,膛長4801毫米,彈重18。1公斤,初速467米/秒,有效射程7000米。這些可怖的大口徑速射炮均採用了厚度為4。5英寸的後部敞開式炮罩進行防護,除此之外“吉野”艦的武備還有密佈軍艦各處的22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以及多達5具的14英寸魚雷發射管,和艦首水下鋒利如刃的撞角。似乎是嫌這些武器的威力還顯不足,想為之增加一點腳註,瓦茨給“吉野”艦還配備上了剛剛問世不久的專用火炮測距儀,這意味著“吉野”艦火炮的瞄準、測距將更為準確、便捷,戰力可以得到倍增。

同時具備了快捷的航速和威勢的武器,使得“吉野”的威力無與倫比,被譽為當時世界最優秀的巡洋艦。

緊隨在“吉野”之後,是由脾氣暴躁的野村貞擔任艦長的“高千穗”艦。這艘軍艦恰好是日本海軍擁有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艦。與同級姊妹艦“浪速”一起於9085年在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造,設計師是著名的威廉。懷特。“高千穗”艦排水量為3650噸,艦長91。4米,寬14米,吃水較深,為6。1米。動力系統採用2臺水平往復式蒸汽機,和6座燃煤鍋爐,功率7604匹馬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