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3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法國海軍的標準,行了一個軍禮,然後雙手將軍帽呈到了法國教官的面前,教官面上滿是讚許之意,他舉手回了這個排灣族男孩一個軍禮,將軍帽接了過來。

那支小小的學生隊伍裡,這時響起了陣陣的掌聲。

林逸青遠遠的望著這一幕,心中滿是欣慰之意。

想到林義哲為這座海軍學校所付出的心血,他的心被深深的觸動了。

由於受傳統觀念對“洋學”鄙視厭惡的影響,船政學堂自開辦以來,便面臨著生源嚴重不足的問題,而為了能使船政學堂壯大起來,真正成為乾國海軍的搖籃,林義哲一方面上奏朝廷,請求朝廷給予政策上的支援,另一方面設法給予船政學生更加優厚的待遇,吸引學生前來,再一個重要的措施,便是吸收各地由育嬰堂收養的孤兒作為生源。

由於歷史和經濟的原因,孤兒在乾國大量存在,但相應的收養機構卻極少。而在禁菸戰爭之後,西方人大量湧入乾國,不少西方教團進入乾國傳教,但收效甚微,他們瞭解到乾國有大量孤兒的實情,為了吸收孤兒為教徒,便開辦了不少的育嬰堂,收養乾國孤兒入教,而由於傳教士們喜歡給病重的孩子施洗,極易引發乾國百姓的誤解,結果導致了大量的教案發生。最為顯著的例子便是“天津教案”。

在林義哲助曾伯函成功解決了“天津教案”帶來的危機之後,在林義哲的倡議下,李紹泉首先在直隸境內效法船政,開辦了天津水師學堂和西學學堂,吸收孤兒入學。而後在朝廷“定國是詔”下達,號召各地開辦學堂,廣收學生入學,並給予了財務和政策上的支援後,沿海各省紛紛效法,自此船政的生源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而在苔灣逐倭之役結束後,由於日軍的殘酷殺戮,苔灣漢番兩地均出現了大量的孤兒,而這些孤兒,也無一例外的都被林義哲收到了船政學堂中。

看著這些孩子在船政學堂受到良好的教育,茁壯的成長著,林逸青心裡充滿了激動和欣慰。

遠處,一隊學兵排著整齊的隊伍,正在跑步訓練。

迄今為止,船政水師學堂已建校近8年,學生學制5年4年在校學習再加上為期1年的海上實習,其所設立的課程除了槍、輪機、駕駛、電報等軍事院校中常見的專業課程外,還有英文、數學、化學、物理、地理、天文等必修課程。船政水師學堂還是乾國第一個將西式體育課程引入日常教學的乾國學校,學生自入學之日起,除了要接受完全軍事化的日常生活管理外,還要學習擊劍、刺棍、木棒、啞鈴、跳欄、競走、跳遠、跳高、爬桅等體育訓練。這裡所培育的,絕對是這個時候的乾國最為接近時代的一群青年!和林逸青那些考上軍校的同學一樣,他們年輕、好學、富有熱情,同時又有著強健的體魄。

最為難得的,是他們擁有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同齡人所無法擁有的旺盛求知慾!

和那些依舊沉溺於四書五經中的同齡人相比,近代化的教育和身處洋務第一線的福建的便利條件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第一百八十六章囑託之言

而更多的接觸就意味著更多的未知,更多的未知則激發出更加強烈的對於學習的渴望!

他現在明白,為什麼薩拉會說,這裡會是乾國的希望所在了。

在校園裡徘徊良久,林逸青方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後,天色已經有些晚了,桐野千穗和上原勇作都在等他,看到二人見到自己時的驚喜表情,林逸青的心中升起一絲暖流。

“怎麼回來得這麼晚?是不是談得不順利?”桐野千穗問道。

“不,談得很順利。”林逸青說道,“我回來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了一下船政學堂。”

“船政學堂?是和薩摩的海兵學校差不多的地方吧?”桐野千穗隨口問道,幫林逸青脫下了外衣。

“是的,不過條件要比薩摩海兵學校好一些,他們的辦學經驗,我們也可以借鑑一下。”林逸青答道。

聽到老師參觀船政學堂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薩摩海兵學校的教學,上原勇作的眼中閃過崇敬之色。

“對了,永原,我給你的那個送信的任務,你辦得怎麼樣了?”林逸青轉頭向上原勇作問道。

因為這一次是秘密回國,林逸青不打算讓太多的人見到自己的真面目,瞭解自己的真實身份,是以決定暫時不去林義哲家探望陳婉,而是寫了一封信,命令上原勇作偷偷的送給她。

“已經完成了,老師。”上原勇作恭敬地答道,“我跟著那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