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學。”如月詩織抬起頭,看著林逸青說道。
“噢?二位小姐讀過林文襄的文章?”林逸青奇道。
“林文襄之文,令人讀後不能或忘!”伊藤博文想起了看完了林義哲的《請興海軍護海商經略大洋折》時的感受,不由得長嘆起來。
現在那些振聾發聵之言,現在猶在他耳邊迴響。
“詩識,你說說,你最喜歡林文襄的哪篇文章?”伊藤博文說道。
“林文襄的文章,我都很喜歡,但要說感同身受的,便是他給乾國皇太后上的那份關於四民為國之腿的奏摺了。”如月詩織答道。
“噢?”林逸青這一回可是真有些吃驚了。
“詩織,你給林君背一下這份奏摺的內容。”伊藤博文笑著說道。
如月詩織點了點頭,在又給林逸青斟滿了茶盞之後,端坐在那裡,從容的背誦了起來:
“……商者,國家之元氣也,通商者,疏暢其血脈也。試為援古證今:如太公之‘九府法’,管子之‘府海官山’,周官設市師以教商賈,龍門傳貨殖以示後世。當時講求商法與今西制略同。子貢結駟連騎以貨殖營生,百里奚販五羊皮而相秦創霸,即漢之卜式,桑宏羊莫不以商業起家而至卿相,鄭弦高以商卻敵而保國,呂不韋以商歸秦質子,鄭昭商暹羅逐緬寇而主偏陲。美總統躬營負販,俄前皇彼得發憤為雄,微服赴鄰邦考求技藝,研究商情而歸強其國。泰西各國,凡擁厚貲之商賈,輒目為體面人,準充議政局員。輪船公司往來外國者亦邀國助,凡事必求便,商情課稅必權其輕重。……士農工商四民,猶如桌椅之四腿,如以桌椅喻為國家,則四民為國家之腿,豈有腿之長短不一,而桌椅能不僕之者?……恭讀寧煦五十三年諭曰:‘朕視商民皆赤子,無論事之鉅細,俱當代為熟籌。’可謂仁至至哉之言……”
“……夫所謂‘通’者,往來之謂也。若止有來而無往,則彼通而我塞矣。‘商’者,‘交易’之謂也。通商惠工之學俱有淵源。太史公傳貨殖於國史,洵有見也。國既富矣,兵奚不強?竊恐既富且強,我欲邀彼一戰,而彼族且怡色下氣,講信修睦,不敢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