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此作為,只怕西鄉卿明日便會反了!”明治天皇冷笑了一聲。
聽到天皇發出的這陰冷的笑聲,大久保利通竟然打了一個寒噤。
大久保利通抬起頭來,剛好看到明治天皇轉過身,向自己的御座走去。
看著天皇瘦小的背影,大久保利通似乎想明白了什麼,額頭禁不住滲出了汗水。
這個原本懦弱的年輕人,現在真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此時此刻,就在大久保利通心驚膽戰之際,伊藤博文望向明治天皇的目光,卻充滿了欣慰。
“若西鄉敢反,臣願親率陸軍討伐,取其首級來獻。”山縣有朋突然說道。
山縣有朋的話有如石破天驚,他的話一出口,大殿裡立時又恢復到了死一般的寂靜中。
“據陸軍的秘密調查,薩摩士族軍的裝備很差,缺乏足夠的訓練,而且士兵的紀律也非常敗壞,和誓死效忠天皇陛下的、用新式槍炮武裝起來的忠勇將士相比,這些敗類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
聽到山縣有朋吹噓起由他締造的日本新式軍隊的戰鬥力來,木戶孝允、大隈重信、伊藤博文和西園寺公望等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山縣有朋生於長州荻城下川島莊,他家屬平民階層,其父是一名比步卒地位還低的倉庫協理員。曾有傳說,山縣有朋小時候,有一次在大雨中和一個地位高的上士相向而行,不慎把泥水濺到上士和服的裙裾上,結果被強迫趴在泥濘中道歉。低賤的出身導致了山縣有朋產生打倒德川時代身份制度的念頭,山縣有朋20歲時進入松下村塾,25歲時成為奇兵隊軍監,率領軍隊參加了討幕戰爭。日本開始實行明治維新後,時任兵部大輔的大村益次郎想建立新式軍隊,遭到士族反對,明治二年遇襲負重傷身亡。他的後任前原一誠當了不到一年兵部大輔就辭職了。山縣於明治四年擔任兵部大輔(明治五年官司制改革,改稱陸軍大輔)。之後他一路飛黃騰達,晉升為陸軍中將、近衛都督,成為締造日本新式陸軍的關鍵人物。
明治五年發生了懷疑陸軍省御用商人山城屋從山縣有朋處接受陸軍省公費違法融資事件,山城屋自殺,山縣被迫辭職。但兩個月之後山縣便復官為陸軍卿,這是因為當時的薩長藩閥政府認為如果沒有山縣有朋,日本建立新式陸軍的腳步就會放緩。政府首先確立了前所未有的徵兵制度。根據山縣有朋在奇兵隊的經驗和考察歐洲各國徵兵制的基礎上,日本政府於明治五年頒佈徵兵詔書。詔書及同時頒佈的太政官告諭批判舊武士階層“抗顏坐食”,指出打破武士身份特權將實現上下平等,人權齊一,這樣才是“兵農合一”的基礎。這種觀點代表了出身於下級武士的維新功臣們的共同想法。
第一百一十二章幫倒忙
山縣有朋有一個特別雅緻特優美的名號叫“含雪”,但他從小到大幹得那些事兒和“雅緻優美”沒一點關係。他自幼習武,什麼劍術、柔道、槍法,都挺拿手。年輕時山縣有朋英勇地參加了討伐幕府的戰爭,為明治政府立了大功。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全新改版”明治維新開始後,山縣有朋被明治政府派到歐美各國考察軍事,這一考察可不得了,山縣有朋受刺激了,原來西方的軍事力量是如此強大如此發達,而他們的“東洋軍”和“西洋軍”一比,簡直就是一支原始人部隊。回國後山縣有朋逐漸掌握了明治政府的軍隊大權,開始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才能都用在了改革軍制上,他要把日本軍隊也打造成歐美國家那樣的強兵勁旅。
山縣仔細琢磨了一下他在歐美各國看到的軍事制度,認為日本陸軍應該向誕生過陸戰第一牛人拿破崙的法國學習,日本海軍應該向誕生過海戰第一牛人納爾遜的英國學習,後來他又覺得戰略天才毛奇領導下的普魯士陸軍更牛,連不可一世的法國也差點被普魯士打翻了,於是他乾脆把日本陸軍軍制改成德國式的。
當時日本計程車兵多是職業武士組成的藩兵,這幫傢伙沒見過啥世面,思想觀念相當落後,還自以為是,小時候受過刺激的山縣有朋早就想廢掉他們了。在山縣有朋的主張下,明治政府搞了個《徵兵令》,在全國老百姓中徵兵,士兵終於不再像原來那樣只能由武士來當了。近代兵制一實施,日軍的實力馬上壯大起來。為了讓新建的軍隊“老實聽話”,山縣有朋又搞了諸如《軍人“讀法”七條》、《軍人訓誡》、《軍人敕諭》之類的東西,規定士兵們最最重要的就是效忠天皇,為天皇而戰是最大榮譽,為天皇而死是最大幸福。山縣一天到晚鼓足了勁給日本士兵灌輸武士道精神,就這樣,在他的領導下,日本軍隊成了天皇的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