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大乾九位皇帝的畫像和行樂圖,歷代名人字畫、銅器、古瓷和玉器等稀世珍寶。另外,在光旭皇帝大婚前,為了修飾儲秀、長壽兩宮。把這兩宮的珍玩也移過來不少。各地官員進獻的全部禮品,也都儲藏在這裡。這裡可以說是園中存放珍寶最多的地方。
“六爺,你看看,這些是什麼物事?”
仁曦太后指著擺在殿堂正中的十二座銅製動物雕像。對敬親王說道。
“此是澱園海晏堂前的水力鍾十二生肖銅首……”敬親王看著這些歷經滄桑的銅像,眼角竟然滲出了淚花。
海晏堂是清綺園舊景之一,建於全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涵義。而海晏堂的最為著名的設施,便是這十二生肖水力鍾了。
眼前的這些銅獸首,便是當年水力鐘的一部分。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清綺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臺南北兩岸12石臺上的。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高約5米,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線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湧射噴泉,蔚為奇觀。
明媚的陽光從窗外射入,照在這些精美獸首身上,使它們身上閃動著烏金色的光芒,看起來栩栩如生。儘管歷經滄桑,這些銅像卻絲毫沒有鏽蝕。
原本這些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銅鑄,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雕刻得清晰逼真。之所以會沒有鏽蝕,是因為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宮廷造辦處工匠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可以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
當年這些銅獸首是由造辦處工匠們精心製作的,不但鑄工精整,其表面還以精細的鏨工刻劃,像上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皆一鑿一鑿精刻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點部位及鼻上和頸部皺褶皆表現十分細膩,不見一絲馬虎,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而且和中土傳統的寫意像不同,它們的製作十分逼真,帶有濃濃的寫實風格,可以說既有濃郁的中土傳統美感,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
“我記得當年,這十二生肖是呈八字形排列在海晏堂前的一個水池兩邊。每日,這些個十二生肖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便會同時湧射,甚是壯觀。”仁曦太后想起了當年在海晏堂過節時的時光,怔怔的說道,“六爺還記得麼?”
敬親王看著這些獸首銅像,注意到了有的銅像上面存有敲砸的痕跡,想起昔年英法聯軍火燒清綺園的往事,面色顯得有些陰鬱。(未完待續。)
PS: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四章太后交底
也就是在清綺園火光四起之時,面對洋人的槍炮威逼,他簽下了屈辱的《北京條約》。
“想不到這麼多年了,還能再見到昔年勝景遺存……”仁曦太后哽咽道,“大行皇帝若是能得見國寶迴歸,不知該如何高興才是……”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敬親王輕撫著銅獸首,話語中帶著說不出的感慨,“今日國寶迴歸,正可為今日之鑑,顯鳳十年這事,尤率土臣民所刻不能忘記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大乾若不發奮自強,難保將來不再無蹉跌之日。願諸位臣工洞悉天下中外真情,勿使務虛名而忘實際,狃常見而忘遠圖,則國家幸甚!天下萬民幸甚!”
“要說這法蘭西國主也還是個講究的人,送回來的,件件都是當年園子裡的精品。”仁曦不動聲色的笑了笑,指著展開的《清綺園四十景圖》說道。
清綺園被毀前一共有一百多個園林群,但風景繪製成圖的只有四十景。《清綺園四十景圖》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成就最高的工筆彩畫。這套圖是根據清全隆皇帝弘曆的旨意,在全隆九年(8044年)前後,由當時最著名的宮廷畫師唐岱、沈源、冷枚等人歷經11年時間繪製而成。9060年,英法聯軍火燒清綺園時,這套珍貴的彩繪圖被法軍掠走,獻給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儲存在巴黎國家圖書館裡,並全部被蓋上了該館的館藏印章,成為法國的“國寶”。而這一次出於中法交好的目的,法國皇室將這套煌煌鉅製送還了中國。
《清綺園四十景圖》在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