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2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人見到丁雨生後,立刻打千行禮,將電報呈了上來。

看到是天津直隸督署來的電報,丁雨生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來人行禮後便匆匆離去。

丁雨生本打算去船政槍炮所一趟,可不知怎麼,眼前的這封電報卻令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回到了自己的房中,立刻將電報開啟,看了起來。

電報的內容不長,丁雨生看完之後,一時間又有些出神,徐睿進來時都沒有察覺。

“大人……”望著臉上陰晴不定,神色不斷變換的丁雨生,徐睿不由得擔心的叫道,見丁雨生毫無反應,他便又重複了一次:“大人?!”

“噢,”丁雨生終於回過神來,“徐先生。”他看著一臉擔心的徐睿,立刻面帶歉意的笑了笑:“我這會兒一時失神了,讓先生見笑了。”

“大人這一陣子過於勞碌了,當注意歇息休養才是。”徐睿見丁雨生如此的神不守舍,關切的說道。

“若此一番勞碌能有成果,便也值了,就怕……”丁雨生嘆息道。

“莫非是又有參劾大人的摺子了?大人莫要讓此輩擾亂了心神。”想起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徐睿強壓心中的怒火,“這起子所謂的‘清流’,當中外有事之時空言盈廷,杳無實策!及軍事甫定,則當政辦事之人創一事則群相阻撓,制一械則群譏糜費,當真是庸言誤國!”

“這還不算什麼,即便是船政不為這些宵小所阻,也不過是臨事點綴,稍加裱糊而已。”丁雨生此時已完全恢復了慣常的平靜,他繼續道:“船政於我大乾而(未完待續。)

PS: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第四百四十五章“揚武”出世

“點綴、裱糊、粉飾?”徐睿重複吟了這幾個詞彙,良久方道:“今日聽大人一言,方知大人果然目光如炬!若論對我大乾積弊洞察之深,滿朝文武,能與大人比肩者鮮矣!”

對徐睿發自內心的讚歎,丁雨生卻只能嘆息連連自己的見識,比起林義哲或李紹泉,都差了一層,但現在,林義哲卻已經不在了!

“大人……”徐睿看著丁雨生,沉聲說道,“現在是非常時刻,你的心,切不可亂了!”

丁雨生抬起頭來望著徐睿,窗外的月光映照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嘴角眼瞼處細密的魚鱗紋,雖然老人的精神看去還算健旺,舉手投足間卻已老相盡顯,只濃眉下一雙瞳仁仍是炯炯有神,顯得深不可測。

丁雨生心下一凜,這幾日因為言官彈劾船政的緣故,他的心緒的確是略亂了些,雖已著力掩飾,但卻沒料想還是被徐睿一絲不漏的收入了眼底。

“先生說的是,我這幾日,的確是有些心神不寧……”丁雨生嘆道,“林文襄故去,我怎麼能忍心,讓他創下的船政基業,毀在我手裡啊!”

徐睿知道丁雨生心中因何為難,而今“開濟”四艦已然完工,新式裝甲巡洋艦“揚武”已然開工,而在新任戶部尚書閻丹楚的支援下,造船用款雖然勉強足用,但船政每造一艦,朝中保守勢力必然掀起一輪彈劾風潮,這一次“揚武”開建,也不例外,是以丁雨生甚以為憂,經常和李紹泉互通訊息,及時把握朝中動向,以便預先應對。

船政事務本來便很繁重,同時他又牽掛著遠在日本的林逸青,加上還要分神對付朝中的明槍暗箭,是以丁雨生這一陣子壓力巨大。顯得心神不寧。

“大人切莫如此說,老朽觀大人與李制臺書信往來,感觸頗深,是以平日對大人的書稿。多留意了一些……”徐睿嘆道,“大人與李制臺,都是敢為天下之先,可謂一時伯仲,不相上下啊!”

“李制臺雄才大略。非我能及也。”丁雨生聽到徐睿讚歎李紹泉,心中不由得暗暗嘆息。

想到李紹泉的《籌議海防折》,丁雨生的心中便感佩不已!

李紹泉的文章中,丁雨生最為推崇的便是《籌議海防折》,此奏摺洋洋灑灑九千餘字,名為“籌議海防”,但實際上卻是在敬親王所提的“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用人、持久”六條下另行發揮,且別有推衍,以“用人”一條為例,敬親王所提者不過“簡拔人才”而已。而到了李紹泉這裡,卻成了改革科舉,以西洋之學取士的絕大文章!

一言以蔽之,李紹泉的這份《籌議海防折》,名為應敬親王之議而“籌議海防”,但實際上卻是為一個老大帝國如何變革以求自強的而進行的戰略謀劃!

對於這份《籌議海防折》,世人最為熟悉的大都是其中那段振聾發聵的警世之言“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