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還是有不少吉兆的。
再過幾天,便是朝會的日子了,左季皋當然知道,這次朝會,要討論的題目是什麼。
林逸青和他麾下的10萬薩摩軍民的歸屬!
左季皋奉詔回京已有月餘,這期間兩宮皇太后和皇帝不止一次召見了他,垂詢西域諸事,並議收伊犁情形,卻一次也沒有問過他關於日本西南之亂的事,讓他感到這當中的不同尋常。
此前左季皋已多次上奏要求朝廷不要插手日本內亂,以免影響西征,並就東南海防提出來了自己的見解,而現在西征勝利結束,朝廷可以騰出手來解決東南沿海的問題了,卻為什麼一次都沒有就此事徵詢自己的意見呢?
難道說,朝廷在這件事上,已然早有了定計?
突然間,左季皋想起了老對頭李紹泉。
李紹泉也是奉詔進京的,也在這賢良寺住著。
想到李紹泉進京的時間,左季皋心中突然一動。
難道,朝廷在這個時候召李紹泉進京,是為了林逸青?
聯想此前李紹泉上的關於日本內亂和東南海防的摺子,左季皋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朝廷顯然是要接納林逸青和薩摩人了,在朝會之前召李紹泉進京,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增加持接納薩人意見的一派的力量和聲音!
“李章桐,我不會讓你遂了心的!”左季皋惡狠狠的說道。
第二天天明,後半夜一直沒有再睡著的左季皋起身,由僕人侍候梳洗畢,便來到了花園之中。
左季皋本來是沒有晨練的習慣的,但因為後半夜到天亮一直沒有閤眼,左季皋感到心神不寧,是以打算到花園裡透透氣,但他沒想到的是,會在這裡碰上一位久違的老相識。
就在不遠處,身穿錦袍,手裡拿著兩個碧玉球的李紹泉,正在那裡來回的踱著步。
李紹泉注重養生,平日裡好步行鍛鍊,因而步伐極健,為活動手指的筋絡,他聽從醫者的建議,閒時以兩個碧玉球在手中旋轉,是以不管他走到哪裡,總會有那玉球的旋轉摩擦聲隨身。
而左季皋看到李紹泉,則感到象吃了個蒼蠅一般的難受。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對自己的孫女左平湖說,如果林義哲是天底下最壞的人,那麼李紹泉就是天底下第二壞的人。
左季皋看到了李紹泉,李紹泉這時也看到了他,但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也沒有停傳手中的玉球。(未完待續。)
PS: 一天逛小吃街發現一家賣蛋塔的店每一種看起都十分美味可口,想買個來試試,我問店員:請問這是單賣的嗎?店員:不,這是日本的。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第五百一十四章自取其辱
二人對視了幾秒,左季皋本想轉身離開,但他轉念一想,一句話不說就走似乎是在向李紹泉示弱,於是乾脆迎面向李紹泉那邊走了過去。
李紹泉看到左季皋之後,心中厭煩,本不欲和他相見,但看到左季皋竟然向自己走來,心裡不由得很是奇怪,於是放緩了腳步。
“李章桐,久違了。”左季皋來到李紹泉面前,負手昂然道。
聽到左季皋直呼自己的名字,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李紹泉心中恚怒,但表面上仍是不動聲色,只是略一抬了抬手,算是答禮。
對於左季皋,他實在是連話都懶得講。
“汝可是奉詔來京的?”左季皋見李紹泉對自己完全無視,心中氣往上衝,立刻大聲的質問起來。
“疆臣非奉詔,怎敢擅離任所來京?李某來京,自是奉詔而來。”李紹泉不動聲色的說道,“不知左制臺何以有此一問?”
李紹泉並沒有對左季皋立刻反唇相譏,以“汝”稱之,而是尊稱了他一聲“左制臺”,提醒他注意各自的身份。
論年齡,李紹泉小左季皋十歲,但論官職,李紹泉是直隸總督,為疆臣之首,左季皋為陝甘總督,則要差了一層,而論功名,李紹泉是進士出身,而左季皋僅是舉人,沒有資格在自己面前如此的趾高氣揚。
“李制臺既是奉詔進京,召對之時,當摒除私心,以國事為重!萬不可為宵小鬼類進言!”左季皋當然聽出了李紹泉話裡的意思,心中怒氣上升,因為只是舉人而非進士,可以說是他最大的心病,但他無法在這方面同李紹泉相比,是以不得不改了稱呼,但仍是一副教訓後輩的口氣。
“呵呵,俗話說得好,將心比心,左湘農,你說我李某有私心,只怕你左某的私心,比任何人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