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1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榮昌公主13歲時,經仁曦太后指婚,下嫁給世襲一等公景壽的兒子志瑞。景壽早年曾娶韶光皇帝的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父子兩人均娶固倫公主,是最顯赫的皇親國戚。但志瑞沒有多大福份,婚後不過半年便病死了。榮昌公主自此便過上了守寡的生活。

在這個時代,對年輕女子來說,這樣的守寡生活,可以說是最大的不幸,是以榮昌公主年紀輕輕,便早早的顯出了老相。

榮昌公主早年在宮中長大,甚得仁曦太后的歡心,守寡後仁曦太后可憐她的境遇,經常召她到宮中陪伴,打發無聊的時光,對她一直甚是親密,哪怕是和敬親王矛盾最大的時候,對她也絲毫沒有改變態度。

榮昌公主事父極孝,精明能幹,對兄弟姐妹也甚是親愛,在家中極受敬重,敬親王對這個長女也是另眼看待,某種意義上,榮昌公主可以說是他和仁曦太后之間的調和之人,但現在的局面,她夾在當中,其實是非常為難的。

“唉,你要是個兒子,該有多好!”敬親王看著貼心的女兒,嘆了口氣。

“阿爸,別想的太多了,心事太重,對身子不好。”榮昌公主吃過玉髓餅,看到父親的樣子,柔聲勸道,“您不是也有孫子了嗎?”

她的最後一句話,意在提醒父親,宮裡的那個過繼給他的孩子。

“那個孩子再好,畢竟不是自己的親骨肉,自己的兒子再差勁,也畢竟是親生的兒子……”敬親王當然明白女兒的意思,想起被自己親手送上黃泉路的兒子承明,禁不住仰天長嘆起來。(未完待續。)

PS: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第六百四十章失子之痛

“阿爸!且莫說這樣的話!”榮昌公主聽到父親說出這麼一句藐視皇家恩典的話來,不由得大驚失色,立刻叫了起來。

敬親王也意識到了自己氣憤之下一時失言,他看著女兒,苦笑了一聲,“唉,芳兒,阿爸連累了你啊!”

“阿爸,是弟弟不好,連累了阿爸,絕不是阿爸連累了女兒……”榮昌公主想起被父親親手鞭打致死的弟弟承明,禁不住流下淚來,“女兒……不孝,沒有管好弟弟……”

“不關你的事!都是阿爸的錯!”敬親王的聲音裡透著陰冷。

那位頑劣的“明貝勒”,敬親王的長子承明生於顯鳳八年,其實天資很是聰穎,而且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喜讀書吟詩。承明雖有文才,但在彤郅朝諸王子中,卻是以放蕩頑劣馳名。這可能與兩個幼弟早殤,他又是長子,自幼深得父母溺愛有關。敬親王宜欣家教的失敗,由此可見一斑(堪與普魯士王太子腓特烈親王媲美)。

有一年夏天,承明率一幫惡少遊什剎海。在岸邊品茶時,見鄰座有一妖豔婦人,孤身無偶,向他頻丟媚眼。似曾相識,欲言又止。承明性喜沾花惹草,派手下購蓮蓬一束相贈,對她說:“這是大爺所贈,想與你相會,可以嗎?”婦人答:“我家人雜,很不方便,請大爺選個地方。”承明聽了大喜,把她邀到一家酒樓密室相會。兩人相好日久,婦人知其為承明,承明卻不知婦人姓甚名誰。一日,承明對她說:“我倆情投意合,卻不能長相廝守。這可怎麼辦?你不如嫁給我。”婦人答稱:“家有婆婆有丈夫,那樣勢必不成。唯一的辦法,是在半路上把我劫走。大爺劫一婦人,誰敢說半個不字!”承明聽說大喜。仍約女子會於什剎海茶座間,他率一群惡少一擁而上,把婦人劫走。一時輿論沸騰。以為承明搶奪良家婦女,不知是兩人預先設計。其實該女之夫為潦倒之八部人,她的丈夫聽說她被著名的“明貝勒”劫去,不敢去官府控告。怒氣鬱結,釀成瘋癲,終日袒發露胸,在街上胡言亂語。事情傳到敬親王的耳朵裡,敬親王大怒。一查得知,那個婦人也是宗室(皇族)之女,論起輩分,還是承明的姑姑呢!

承明人品頑劣,倒也罷了,關鍵還是他帶壞了彤郅皇帝。彤郅皇帝承純與承明雖一為君一為臣,畢竟是親叔伯兄弟,兩人年齡接近(承明年長2歲);承明自幼在宮內上書房伴讀,與承純氣味相投。長大後,承明經常出沒於聲色犬馬之地。見多識廣,常把外間的奇聞趣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小皇帝聽。承純親政後,禁不住誘惑,奈何仁曦太后與皇后看得嚴,他沒法與承明微服出宮,與他到娼樓酒館宵遊夜宴,尋花問柳,是以便將承明教他的那些個花樣兒,變著法兒在宮女答應們身上試驗,結果皇帝白晝宣淫的事傳到了敬親王的耳朵裡。他知道後大怒,但又不敢張揚,怕使皇帝蒙羞。故藉口承明誘搶族姑一事,下令把他關入宗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