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2 / 4)

小說:異說三國 作者:朝令夕改

意此二人之言?想當年曹操大軍壓境,張子布也曾勸主公歸降曹操,若非主公英明決斷,怎有今日?”孫權點了點頭,道:“不錯,不錯。子布行事未免過於小心謹慎,畏首畏尾。”諸葛恪見孫權點頭,心中一喜,復又道:“至於陸將軍,下官以為他是懷有私心。”

“這話從何說起?”孫權雖然素來有些不信任陸遜,但也只是在心中猜忌,聽到諸葛恪當面說出來,難免故意道:“伯言一心為公,汝不可亂言。”諸葛恪當即拜伏在地,道:“主公有所不知,市井之內皆有傳言,陸遜百般勸阻主公進位,絕非如其所言,為江東基業著想,而是……而是……”

“而是什麼?”孫權見他只說一半,心中更是焦急,喝道:“你只管說來。”諸葛恪只得道:“臣以為陸將軍勸阻主公進位,乃是懷有私心。這私心便是,這私心便是……”諸葛恪重複幾次,才似乎最終下定決心,道:“這私心便是覺得主公不該稱尊,應該是由……”

“住口。”孫權猛然拍案而起,勃然怒道:“你再敢胡言,孤割了你的舌頭。”諸葛恪頓時汗流浹背,連連叩首,道:“臣也是偶然聽聞此事,惟恐主公受人矇蔽……”諸葛恪雖然沒有將話說清楚,孫權的心裡卻是雪亮,儘管他深居在宮中,但外面的流言卻哪裡能逃得出他的耳目?當年兄長孫策英年早逝,其子年幼,孫權得以擔起江東基業。自漢以來,君主之位都是父死子繼,這樣的兄終弟及,難免讓孫權在內心深處有一絲的不安。特別是侄兒孫紹日漸長成,頗有其父之風,孫權在深感兄長有後的同時,心中也有著一絲的畏懼。

近年來,外間傳言孫紹當立,孫權怕是敵國奸細所為,只派人秘密查詢,表面上卻裝得毫不知情。現在諸葛恪把話說了出來,怎能不讓孫權氣惱?陸遜是孫策的女婿,是孫紹的姐夫,這也正是孫權為什麼一直猜忌陸遜的最根本的原因。他再三勸阻自己進位,難道真的是懷有這樣不可告人的私心?孫權看著諸葛恪,眼光越來越冷,也越來越狠,只把諸葛恪看得全身發毛,背心發涼,才沉聲道:“來人,去傳陸伯言進見。”

內侍應聲而去,孫權又才命諸葛恪先行退下。諸葛恪行禮告退,暗自鬆了口氣,心道:陸遜啊,陸遜,你為何偏偏要與我作對?內心深處一陣狂笑,但卻不知道他幹出這樣的事情,遠在千里之外的李蘭,笑得更加開心。

第二百九十九章

陸遜跟著張昭一起來到張府。賓主坐下之後,陸遜便有些不滿意地道:“大人怎麼不肯當殿直諫?如今的局勢,豈是主公進位之時?”張昭長嘆一聲,道:“怎麼不是?我軍在前線連戰連捷,魏軍已無還手之力。眼看曹魏就要敗亡,主公若不能正位,待曹魏滅亡之後,劉氏名為皇帝之尊,主公將如何與之抗衡?”

“這,這……”陸遜大為吃驚,道:“這是大人的意思?”張昭搖了搖頭,道:“這是主公心中的意思。將軍當知此次主公已是決心進位,又有諸葛恪在旁挑唆,只怕你我二人再無力阻止此事。”

“不能阻止,也要阻止。”陸遜大聲道:“前方將士死戰經年,未得絲毫休息安頓,主公卻在後方稱帝,能不寒前方將士之心?且李蘭派人前來,怎會如此好心?其中必有圖謀,主公怎可貿然輕信?”張昭看著陸遜,仍舊是長長一嘆,道:“將軍如此忠心,只怕主公非但不會體諒,反而……”說著又低聲問道:“難道將軍近日不曾聽到外間傳言麼?”

陸遜心中一凜,不悅道:“老大人也相信這些謠言?”張昭道:“老夫雖然不信,可是誰能擔保沒有人以此進言主公,而將軍力阻主公進位,豈不又正好……唉!!!”陸遜原本慷慨陳詞,此刻卻有如雷擊一般,怔在當場,良久才緩緩坐下道:“主公疑我?”這句話早在他的心中自問了千百遍,只有這次才說了出來。語氣之中,包涵著萬千的委屈,萬千的悲痛。

張昭跟隨孫權多年,可以說是看著他從稚嫩走向成熟,現在卻又從成熟走向糊塗。從陸遜大敗劉備之後,再不曾有機會帶兵作戰,這“主公疑我”四個字,當真是絲毫不假。可是誰又敢說?張昭拉扯陸遜退出來,便是想他不要再讓孫權的猜忌加深,於是勸道:“主公現在是在興頭上,將軍不必再強逆其意,明日再商議之時,還是順從主公之意吧。”陸遜看了看張昭,終於明白這老頭子為什麼能在東吳的官場上數十年不敗,苦澀地笑道:“大人好意,某心領。”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張昭之子張承道:“父親,主公派人前來,急召陸將軍議事。”張昭頓時心中一緊,轉看陸遜道:“怎麼主公又要召你?莫不是諸葛恪又進了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