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2 / 4)

小說:新紀元1912 作者:希望之舟

表現一再令人失望

而對於這種“學術”上的衝突,公司從來沒有過問,畢竟按照公司創辦這所學校的規定,“從移交之日起公司即不再享有對學校任何權力”,在這場德美教授學術衝突中,最終,雙方選擇了妥協,畢竟兩者都有互補性,也有衝突在這種互補和衝突中維持著大學教育的平衡發展在這種互相影響下,德華大學發生著極為明顯變化,先是由系改院,所有本科生被分配在12個學院中這樣每個學院就成了幾百個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的小世界,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互動

甚至在美籍教授的力主下,大學本科由三年改為四年,而大學本科的頭兩年都要在寄宿學院過而大部分學生,整個四年都在學院中住宿每個學院有一個住院的院長另外有若干住院的教授另外,各學院還安排“學院討論班”,下午和晚間在學院舉行,每班最多18人,寫作討論班則限制在15人以內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德華大學從過去的“專業理工學院”,轉變成為一所以學院為中心的通才教育,讓學生在心靈、知識和身體上全面發展的大學,不過雖是如此,但這種轉變卻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完成的,至少現在的德華,仍然偏重在研究,甚至這同樣也是大多數學生課業

對於德華大學工程學院的學生而言,或許設施齊備的試驗室,從來都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儘管大學的人宿舍顯得有些簡陋,但是對於這些將大多數時間都用於完善設計的學生而言,或許試驗室才是最為重要的

“噠”

在計時器響起的同時,安卓勤便開啟電烤箱,取出烤盤映入眼間的卻是一根根極為纖細的黑色條形物,在還未冷卻時,他便用放大鏡檢查著托盤上的筆芯,每一根筆芯的質量看起來都非常不錯

“怎麼樣,勤勉,筆芯的研製進行的怎麼樣了?”

就在安卓勤等待著筆芯的自然冷卻時,卻聽到門邊傳來一個聲音,不用聽聲音,他也知道是誰,是他的好友宋家誠,他和他一樣都是工程學院的學生,並不兩人並不同系,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好友,甚至於在所有人都在為畢業設計忙活著的時候他們兩人還是依如繼往的追逐著一年前的暑假,他們到陝西“支教”時的那個夢想

“支教”是德華大學一個特有的社會實踐,往往是前往遠離鐵路沿線的偏遠地區充當兩個月的“臨時老師”,不過是根據個人自願,絕大多數德華大學的學生,願意在教授的試驗室或者工廠內從事社會實踐,但是他們兩個人卻選擇了只有極少數人選擇的“支教”

也正是在那時,渭南地區那些在公司資建的小學內充當短期老師才發現,那些渴望學習的小學生從來都不捨得用鉛筆寫字,原因非常簡單,一杆鉛筆五塊銅板可又有幾個家長願意每隔幾天就花費這筆錢呢?所以,小學生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木棍在地上練字,只有寫作業的時候,才捨得用公司捐贈的鉛筆寫字…;

隨後他們才開始關注這個從沒有人注意到的問題,鉛筆,那是學生上課的必需品,可對於絕大多數貧困子弟來說,他們來上學已經很不容易買鉛筆在無形中增加了家庭負擔,儘管有著教育部和公司的捐贈,但是相比於學生的需求來說,捐贈只是杯水車薪儘管使用毛筆看似很省,但又增加了作業本的使用,同時還有可能汙染需要回收的教科書,可以說至少在習字、作業上,因為鉛筆價格的昂貴,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幾乎是在他們回到學校,發動“一口飯一支筆”的學生捐贈的同時,亦開始研究一種“廉價”的書寫工具,為了這種“廉價”的書寫工具,他們進行過大量的嘗試最終,在走了一圈之後,他們還是回到了最初的鉛筆

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於1792年在發明,鉛筆的結構極為簡單,兩片木片,夾上用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燒製而成的筆芯這種鉛筆使用了一百餘年,從西方直到清時引入中國,木製鉛筆為了維持書寫順利,需要時常卷削,所以一支鉛筆的使用壽命極短

而他們兩人的目的就是為了研製一種“廉價的鉛筆”,但是如此簡單的,原本就極為廉價的鉛筆,如何還能為廉價呢?

幾乎是在他們兩人提出這一想法的時候,就遭到了周圍的不解,甚至嘲笑,還會有比“鉛筆”廉價的“鉛筆”嗎?對於外界的不解也好,嘲笑也罷,他們首先想的是千方百計的降低鉛筆的生產成本,為此,他們特意到鉛筆廠考查,考查鉛筆的製造過程,對於這兩位學習機械工程的學生來說,他們能做的就是改進製造工藝

經過一系列的考察之後,他們用了半年的時間,透過改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