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飢餓的盛世(出書版) 作者:

憤恨,深懷愧恥。今蒙開諭。我等草野小人有何報答皇恩,從此惟有益加洗心滌慮,共相勉善良,祝願歲歲豐登,人人守法,庶不致再費皇上天心。”

方觀承說:“臣等觀其情詞懇切,老民等皆叩頭嗚咽,災系出於衷誠,並無偽飾。”

看到這裡,乾隆的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在強硬地展示自己武的一手後,皇帝又使出了他的另一手。他命令,夏邑縣等豫西四縣歷年所欠的農業稅一律免除,本年所有稅收也一併免除。皇帝還派出能員,深入豫西,調查此地連續多年受災嚴重的原因,準備透過興修水利等方式加以根治。

同時,立刻調圖勒炳阿入京,體面地解除了他的巡撫之職。夏邑、永城兩個縣令仍然被革職按問,以為其他官員之戒。

二 儒家治國理想的破滅(1)

傳統社會中,永遠有那麼一類讀書人,身無分文,心憂天下。雖然終生不售,他們卻總不甘心放棄“獻身政治”“致君堯舜”的宏大理想,因為聖人告訴他們,這是士人活著的唯一目的。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五日早晨,廣西布政使朱椿出門想去桂林城外一遊。官轎剛剛出衚衕,路邊搶出一位老者,顫巍巍跪在路邊,手中高舉一冊文書。朱椿心中膩煩,看來又遇到一位告狀的,真是官身不自由!

及至隨從把文書遞到他手裡,才發現並非如此。文書封面上題著兩個字“策書”,原來是一份政策建言書。開啟一看,端楷正書,字跡娟秀,內容有五條:一、請朝廷進一步減免錢糧,減輕底層人民負擔;二、建議各地添設社義倉,以救濟貧民;三、革除鹽商盜案連坐;四、禁止種煙,以利人民健康;五、裁減寺僧,減輕社會負擔。

文章層次清楚,文字明晰,是一份有資料、有分析、有辦法的政策建議書。與一般的書生建言不同,這份報告還有許多定量分析。比如在論述廣西的種煙之害時,書中寫道:“今種煙之家十居其半,大家種植一二萬株,小家亦不減二三千。每萬株費工人十或七八、灰糞二三百擔,麩料、糞水在外……總種植煙苗始末之工費以圖耕稼,種植雜糧,實可以活天下大半之人。”

一個老知識分子關心家國的拳拳之意躍然紙上。

看完了策書,朱椿臉紅頭漲,神色大變。他命身邊的幾個隨從:“立刻把老頭拿住捆上,絕對不許逃脫!”

遊興已經一掃而光,朱椿立刻轉轎回府,把老人帶過來細細審問。老人一看方伯(地方長官)大人沒有如期待的那樣把他延為上賓,熱情款待,反而疾言厲色,如對大敵,一時不知所措,跪在地上原原本本從頭道來。原來這個老頭名叫吳英,是廣西平南縣人,讀了一輩子書,只考上了一個秀才。如今六十歲了,身體多病,眼看著朝不保夕,不甘心就這樣死去,便想把自己對國家和皇帝的忠愛之情化為這一紙策書,若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也算不負到人世來了一趟吧。

朱椿連夜給廣西巡撫寫了一個彙報,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政治案件。其罪有二,一是普通讀書人膽敢批評國家的政策,二是行文中犯了聖諱。原來,這篇策書中“聖上遵太后之遺命,免各省稅糧,其德非不弘也……聖上有萬斛之弘恩,而貧民不能盡沾其升斗”一段,兩次用了皇帝名字中的“弘”字,沒有避諱。

第二天,這樁案子就轉給了廣西巡撫姚成烈。姚成烈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全力處理此案。他命人兵分兩路,一路趕往吳英在省城的投宿地鼓樓街的塗鼎茂客店,逮捕客店老闆和小二,搜查吳英的隨身行李,看有沒有其他字紙文書。另一路趕赴吳英老家平南縣,抄家捕人,把吳家搜了個底朝天,把吳英所有直系親屬二十多人都捆綁來省城,連夜進行審訊,對所有人都動了大刑,當場打殘廢了兩個人。審訊的重點是這份策書後面還有沒有同謀。

審訊的結果非常簡單:這確是吳英“實思獻策,冀得功名,並非怨望詆譭”,自己一個人閉門所寫,與其他任何人沒有關係。

確信已經審得了實情,姚成烈立刻寫了一份奏摺,向皇帝彙報了此案。他提出如下處理方案:

一、秀才吳英生逢聖世……不知安分,妄遞策書……其中竟然冒犯皇帝的聖諱,並且有批評指責朝政之處,殊屬喪心病狂,案情重大,未便稍寬。應以“大逆”罪,凌遲處死。

二、吳英的兩個兒子吳簡才、吳經才,親弟弟吳超,親侄子吳達才、吳棟才,均已經年滿十六歲,請按照“緣坐”律,斬立決,先行刺字。

三、吳英的繼妻全氏,妾蒙氏,兒媳婦彭氏、馬氏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