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4 / 4)

小說:飢餓的盛世(出書版) 作者:

決定,實在是大錯特錯了。

乾隆對這些“忠心耿耿”的奏摺不屑一顧。因為他站的高度和角度與眾人不同。

乾隆皇帝的雄心、自信心和責任心在清代帝王中首屈一指。他身上承擔的,是祖父與父親兩代的重託。每逢皇父忌日,乾隆都要盥手焚香,將載有“寶親王弘曆(乾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聖祖仁皇帝(康熙)於諸子孫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一段文字的皇父傳位遺詔恭讀一遍,“以志思慕之誠,以凜繼繩之重”。在乾隆政治生涯過半時,他曾說過:“自古帝王所以稟承付託者,不過其父而已,而我則身受皇祖、皇父兩代的重託。言念及此,我還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惰嗎?”

他對自己的能力極端自信,絕不僅僅滿足於自己統治的這一代平安無事。他對每件事的考慮,都是從“大清朝億萬斯年”這一大局出發,著眼於大清江山的永遠鞏固。因此,他要從內外兩方面,儘可能徹底地消除威脅大清國家安全的任何因素。消除皇室、親貴、朋黨、權臣、太監對皇權的威脅,不過只是他國家安全戰略的一半,另一半,則是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外部環境。

對外部環境的關注,是滿族帝王與漢族帝王的最大不同。

歷代漢族帝王對於周圍的“四夷”,一貫抱存而不論的蔑視心態。清代帝王卻從來不這樣想。清代帝王本身就起自“夷狄”,自身的邊疆少數民族身份,使得他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對待和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