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後,朝著杜老孃挑了挑眉,倒是一語未發。
只是誰都沒有料到,那廂一大清早的周大成幾個剛剛前腳出門趕來秦家幹活兒,張氏後腳也出了門,卻是一徑去了孃家。
把她東一眼西一句打聽來的秦家壅制白芹的手藝一股腦的教給了孃家兄弟和嫂子,又同孃家兄弟說好了,到時候白芹賣出去,不管作價幾何,可必得給她五成收益才成的。
而張氏的這點子心思,就連周大成和呂氏都不知道,秦家人自是更不知道了。
何況也實在是沒那個心思去理會,闔家的注意力還是落在起收白芹之上的。(未完待續。)(。。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貼牌
起早貪黑一連忙了三天,秦家頭茬的十畝白芹總算趕在日頭落山之前起收漂洗出來了。
甚至於第二批的白芹已經運出,第三批也已在準備之中了。
老舅公家的半畝白芹也已起收漂洗乾淨,送過來由郭掌櫃親自做主篩選。
七百斤白芹,一級品一百斤、二級品四百斤不到,還有三級品兩百斤有餘。
郭掌櫃帶來的夥計一連三天俱是埋頭在白芹的篩選上,早已做的純熟了。
郭掌櫃請老舅公過目。
老舅公同郭掌櫃也打了這許多天的交道了,多少也知道些他的為人。再說就算不相信郭掌櫃,他總是信得過秦老爹的。
至於白芹的品質,這些日子以來他也日(日)在同白芹打交道,又一連三天在地裡起收白芹,好壞自是分辨的出的。
自然沒有二話。
郭掌櫃見他這樣爽快,也是鬆了一口氣。
貼牌秦白芹本來就是無奈之舉,如果品質達不到的話,實在是頭疼。
朝著老舅公一點頭,當即點驗會鈔,開發現銀。
不過又與秦家協議的統貨價不一樣,貼牌的秦白芹,八仙居一律都是要按照品級來定價的。
按著今年冬令時蔬的行價,一級二百錢,二級一百五十錢,三級一百錢。
郭掌櫃之前在同秦老爹協商的時候,秦老爹還有些猶豫,方良與老舅公卻是俱都沒有二話的。
已是佔了人家天大的便宜了,真個做買賣,自然是要一碼歸一碼的。
而這會子收到現銀,十錠雪花銀,老舅公自是歡喜的無可不可的。
不比秦家既有田地又有手藝,老舅公家雖也有田畝,可到底闔家辛辛苦苦操持一整年,大多還是開銷在了嚼裹上。好容易省吃儉用攢下的幾個銀錢,又咬牙送了孩子去讀書。眼看著幾個孫子一天天長大,要讀書要成親,可錢又要從哪裡來。
卻沒想到頭一遭壅制白芹,不過是忙活了一季不到的光景,就能有這樣的回報,如何能不歡喜的。
何況這又不是一錘子的買賣,不說今年還有一茬白芹,關鍵是自此家裡就添了點金手。
而看著老舅公一家喜動顏色,花椒也打心裡也替他們高興。
只盯著老舅公家的白芹,花椒又有些疑惑,明明都是一樣的種芹,一樣的土色,一樣的壅制方法,基本上並無二致的肥水管理,為的就是能儘量統一白芹的品質,甚至於老舅公家照管的是比自家還要精心的。
畢竟自家雖有這麼多的人手,可到底也有十畝白芹的。而老舅公家不過半畝白芹,卻是這麼多雙眼睛盯著的。
可在優品率上,怎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的!
等到方良分作幾批送來了田莊上的頭茬白芹,經過篩選,不到一萬兩千斤的白芹,優品率僅僅兩千斤左右,佔比也不過六分之一。
而花椒家的優品率卻是始終保持在五成以上的。
不過方良顯然與老舅公一樣,對自己能壅製出白芹來已是相當滿意了。
畢竟細算下來,僅僅一季的白芹壅制,雖則早在開春就已是開始打點了,可真正辛苦也不過眼下這一季光景,卻已然抵得上其他田莊一年的收益了。
這樣的賬簿遞到府裡去,如何能不滿意的。
方良已是激動的幾天沒有睡過囫圇覺了。
親自押送了白芹過來,吃了碗熱湯暖了暖身子,連飯都來不及用,抓了兩個包子就催著一路趕了回去。
而沈家慢吞吞送過來的一千四百餘斤的白芹,雖然產量比方良和老舅公家的略低些,優品率卻要略高一些,不過也就在三成多一點。
卻也是高興的不得了的。
祖宗傳下來困山產耳的秘技,一年才能賺幾個錢。雖然壅制白芹比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