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2 / 4)

小說:農家記事 作者:美麗心點

那位巡檢司的巡檢大人據說亦是從來仁愛多恕、用刑慎重。

否則說不得不但人命關天,事後百姓想來,或許能明白違法必究的道理,可不免也會覺得秦家失了寬厚仁慈之心。

對秦家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名聲卻是大大有損的。

郭嬤嬤事前擔心的正是這個。

正在出神,就聽方老太太有些高興,又有些鬱郁的道:“也不知道那兩個孩子有沒有替秦家那個姓羅的孩子找到家……”

郭嬤嬤回過神來,知道方老太太這是記掛方案首同大堂哥了,趕忙安慰她道:“您再耐心等幾天,不管找到找不到,大少爺都會來信告訴您的,我看也就這幾天的事兒了。”

方老太太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又叫了方管家過來說話。

讓方管家派人送張自家的拜帖去:“若是秦家要派人去京口幫那姓王的孩子收攏家業的話,也能便宜些。”

這話一出,饒是方管家都愣了一記。

方家名帖在南地的用處,沒有人比方管家再清楚不過的了。

可叫方管家更沒想到的是,方老太太就這樣隨意的把名帖送給了秦家。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識到秦家在方老太太心目中的分量。

忽的想到之前家裡隱隱的傳言,肅然應是,立即去辦。

而那廂秦家,在收到方管家親自送來的方家的名帖後,花椒也在掰著手指頭,一天一天的等著盼著大堂哥的書信。

之前的“光棍”詐騙一事兒,因著已經執行刑罰,雖說給家裡頭,尤其是給羅氏造成的傷害仍舊還在,但在花椒心裡頭,這樁事兒就算過去了。

雖然花椒也有耳聞,崇塘百姓難得一回“看打”,自是拍手叫好,也對自家頗有讚譽的,說自家得饒人處且饒人,是為積善之家巴拉巴拉的。

可因著花椒並不知道衙門裡的那些個貓膩的緣故,所以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並不能理解大夥兒的讚譽從何而來。

也沒有去深究。

何況她心裡頭還掛著這麼一樁事兒。

日子磨磨蹭蹭總算捱到了二月底,大堂哥那廂終於來信了。

又是洋洋灑灑一大沓書信。

但花椒關心的只有三樁事兒。

頭一樁,就是文啟家族的事兒。

據大堂哥所說,那廂京口在方案首,或者說是方家名頭的相幫下,已經替三槐堂王氏,也就是文啟家族名下的泰半產業都正了名,剩下的就需要文啟自己走一趟,因著他還未曾弱冠的緣故,還得回來立個孤幼戶,方能過契。

至於文啟年紀輕輕的,這份產業要怎的守,那廂他們也已經拿定了幾個方案了,自是多多少少需要折損些利益的,大堂哥讓文啟好好思量,拿定主意,到時候過來京口,自有人相幫的。

而第二樁,就是羅冀的事兒。

因著京口鄉間人口凋零的緣故,好些個村落即便有人在當年的那場洪災中倖存下來,可因著荒無人煙生活無著的緣故,或是投親靠友,或是自賣自身,或是遷居他處,一時還無音訊。

大堂哥已經將這樁事體同樣拜託給了那位盡心盡力的清客,請他幫忙尋訪。

至於大堂哥同方案首,因著尋親一事兒,已在京口駐足太久,估計書信到時,他們已經先行啟程前行了。

所以第三樁事兒中,大堂哥還囑咐家裡暫且不用回信。等過些天他落腳之後,必有書信回來,到時再行聯絡。

不過大堂哥還細心的給秦連豹留下了那位清客的地址,秦連豹可以直接同他聯絡。到時候前往京口,也可以請他幫忙安頓行程。

一喜一憂。

可當務之急,就是秦連豹得趕緊帶著文啟去趟京口,幫文啟把家族大事兒給落定下來。

至於為甚的是秦連豹,不但是這樁事兒從頭到尾都是他在幫著跟進的。也是因為秦連豹秀才的身份,不管是遠行也好,還是進出衙門料理事務也好,比之家裡頭其他人,都是要來的便宜的。

這也是為甚的當時家裡頭“光棍”詐騙事發之後,秦連熊當即寫信讓秦連豹回來的緣故。除了事情涉及羅氏之外,這也是原因之一。

文啟卻有些猶豫。

說實話,到底年紀尚小的緣故,他對自家產業都沒有甚的印象,甚的家族產業,就更沒有概念了。

只是因為祖宗心血的緣故,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產業就這麼在他手裡不明不白的敗落易主了。

何況這裡頭還搭上了大堂哥的諸多奔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