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家的人情,他心裡自是明白的。
京口之行,他是一定要去的。
卻不是現在。
畢竟從蓮溪到京口,就算坐船,可到底諸多事務需要處理,少說也得一兩月光景。
可今年又恰逢大比之年,秦連豹七月裡就要前往省城參加鄉試了。
輕重緩急,他還是拎得清的。
秦連豹卻笑著搖了搖頭,拍了拍文啟的肩膀,道:“我讓你姑母幫你收拾行李,我打點一下,咱們過幾天就啟程,快去快回。”
又看向羅冀:“阿冀也一起去吧,回去看一看,說不得你能想起甚的來。”
羅冀看向文啟,小兄弟兩個終於點了點頭。
不過幾日,秦連豹打點好行李,又往蓮溪縣學請假,前往方家謝過方老太太,才同秦連龍一道,帶著文啟、羅冀坐船前往京口。
這一去,就是月餘光景。
☆、第四百零三章 鄉試
流光把人拋,從一犁杏雨清幽幽的暮春時令,到且將櫻筍餞春歸的立夏時序,小白馬駕著流光一騎絕塵,縱願意留,時光不從,眨眼之間,就到了秋空雁度青天遠的夏末秋初時節。
一連數年都得幾番回頭的秋老虎,從來張牙舞爪,來勢洶洶。今年不知怎的,卻尤其乖順,只一遭回頭,還和和氣氣的,就乖乖下臺一鞠躬。
經歷了一個並不算十分灼烤酷熱的溽暑,就這麼迎來了草木飄香的靜謐新秋。
雖是理所當然的事兒,卻還是叫花椒感到莫名的心安。
實在是還未從多年前的陰影中走出來。
更何況因著羅冀、文啟回鄉的緣故,他們家等於是又回顧了遭那年的悲壯。
已是白露時序,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不知不覺天氣轉涼,白晝日頭尚熱,然日頭一歸山,氣溫便驟降而下。
迎來清晨,第一縷晨光射穿薄霧,就像露珠一樣新鮮。
本是一年中最為豐盈愜意的辰光,直叫文人雅士爭相吟誦,可隨著三年一度的大比之日,日益臨近,自家因著家有考生的緣故,就連空氣中的氣氛亦是日益緊張的。
卻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雖說七月初,身為家裡頭唯一考生,待遇堪比家裡剛會自個兒翻身的小八的秦連豹就已經暫停了學塾中的課業,以及夜晚的補習,轉而由小小子們自學自習,由文啟、小麥在旁監督輔導。
他自個兒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閉門讀書。
卻不算苦讀。
起碼比之童試之前的那段可以算得上黑暗的苦讀,是要悠遊許多的。
每日(日常)的唸書寫字外,仍會給小小子們輔導一二功課,偶爾出去會會好友,興致來時,還會領著花椒上外頭走一走,或是隨手畫上兩筆。
仍舊輕鬆愜意,不見丁點兒的緊張。
可家裡一眾人,秦老爹秦老孃還則罷了。
花椒並不知道二老是否緊張,或許心中也有忐忑,只是道行夠深,叫她看不出來罷了。
但秦連虎一眾人的緊張,卻是就差白紙黑字的寫在臉上的。
尤其秦連熊同秦連龍。
狀態同舊年童試臨考前,簡直大相徑庭。
花椒還記得,舊年二人的態度同秦連虎秦連鳳是一般無二的,都認為不過縣試罷了,考得過就過,不過再考,有甚的可緊張的。
可這回卻是不然,而且或許因著俱都知道家裡的皮猴猻出自自家的緣故,二人一整個夏天都把四堂哥同五堂哥的骨頭收的緊緊的,半點不叫二人蹦躂。
這兩個混世魔王蹦躂不起來了,之前因著領著小兄弟們幹仗,已經被秦連熊同秦連豹輪番收過骨頭,以至於直到如今都心有餘悸的方良自然也就蹦躂不起來了。
連帶著鬼機靈的丁香都知機地乖了起來,就連走路都安靜了下來,腳後跟總算是能著地了。
倒是叫姚氏長鬆了一口氣,總算略有姑娘家該有的模樣了。
本是到底燥熱的夏天,可闔家老少,從身到心的,卻是難得的沁涼。
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彆扭。
皮猴猻不皮了,那還是猴猻麼!
花椒起初並不明白,可漸漸的,就尋思出,或許是嚐到了“甜頭”的緣故。
秦連熊,這自是不必說的。
一步不敢踏錯的經營著保嬰堂,那麼些個叫人看來婆婆媽媽的事體都要他總攬。
若不是善心同責任的驅使,真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