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左右,全家絕滅者,即有八百多戶……這其中,因著天災而族滅的,或許遠不止文啟這一家。
當然,文啟既是命裡帶福活了下來,三槐堂就不算族滅了。
但是也因著知道三槐堂王氏滄海遺珠,還有子弟存活下來,那三槐堂遺留下來的族產,包括祖宅、鋪面、田產之類的,自是可以物歸原主的。
當然,這看起來極其尋常的“可以”一詞,自有諸多門道在其中的,哪怕文啟身上沒有任何一張書契在。
大堂哥一聽這話心裡頭就有數了,何況還有方家回事處的大管事鞭辟入裡地解釋給他同方案首聽。
不過這樣事關宗族的大事體,大堂哥自是沒法做主的,何況若是需要過契的話,這還得文啟親自過來按手印的,只好當即給家裡頭來信,詢問文啟的主張。
又把這樁事兒告訴了秦連豹知道。
而秦連豹也拿到書信後,不待他看過後去找羅冀文啟,二人已是帶著花椒先找過來了。
秦連豹就安慰羅冀文啟道:“吉人自有天相,你們兩個自寬心,會有好訊息的……”
文啟因著線索詳盡的緣故,找到了家但沒找到家人。
大堂哥還去文啟家的祖宅看了看,雖然破敗不堪,可到底是文啟的家,是他的根。
但也相對的,因為羅冀的線索實在模糊的緣故,雖然大堂哥亦是託了那位清客幫著踅摸,可到底鄉間更不比城中,據說京口城外好些個村落都是直接被洪水夷為平地的,而遷移流利背井離鄉的百姓更是不知凡幾。
想要替羅冀找到根,譬如大海里頭撈針,卻不是這樣容易的事兒。
而實際上,這樣的答案,對於一度曾經顛沛流離,看過了太多太多人間慘劇的羅冀文啟來說,其實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兒了。
可他們當初能在閻王爺手裡頭搶回兩條小命,又何嘗不是為著那一點兒的念想,盼望著能有奇蹟發生的。
而當時都活下來了,如今自然更沒活不下來的道理的。
哪怕這訊息並不好,哪怕這心裡頭也實在哀痛,兩人還是俱都點頭應“是”。
秦連豹看著就拍了拍兩人的肩膀,鬆了一口氣。
又同文啟說起了家中的族產來。
文啟即便老成,可遇上這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