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2 / 4)

小說:天恩 作者:不受約束

方秘遣了姜皎前往嶺南,如今得了確定訊息方與眾位卿家共同商議。”

朱潼聞言氣沖斗牛,愈發不滿。

他生平最敬服的人物便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逝去,傷心是真的有的。但也未始沒有搬開頭頂大山揚眉吐氣之感。他自覺政事堂如今的三位宰相,楊鈞和年紀老邁,賀瑛缺乏主見,遇事只惟惟而已,有一個外號叫做惟惟相公,皆不堪匹敵,唯自己年富力強,理所當然應排首位,昂然道,“聖人事無不可對人言,就算不願對外洩露訊息,政事堂乃是宰相治事之地,臣等一心為國,難道會做對大周不利的事情不成?聖人知曉此事後,卻繞過了政事堂私下行事,此事著實不宜。您日後當三思後行,莫再做這等事情了!”

姬澤聞朱潼大放厥詞,神情冷肅,殿中登時充滿了一股緊繃的氣勢。賀瑛瞧著不對,忙出言勸道,“懷梓兄,您高岸重矩,聖人這般做也是為了大周,咱們當務之急是議論嶺南之事,至於旁的便不必再提了!”

他本是出於好意,朱潼卻壓根不肯領情,拱手強硬道,“聖人年輕,臣等奉了太皇太后遺命輔佐聖人治國。您年少喜功,江南糧食已經足夠豐厚,如今糧倉存量足夠支援大週二十萬大軍三年糧餉。似嶺南那等地窮鄉僻壤,民風刁悍,就算當真土壤肥沃,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投入成本太大,收益卻不可預期,著實不值得實行。前朝末帝修大運河,運河城而朝滅,聖人當引以為鑑啊!”

“朱卿家,”姬澤揚聲截住朱潼的話語,目光鋒銳,如同一柄刀,在眾人身上絞了一絞動,沉聲道,“江南自是大周首要糧倉地所在,但若咱們將一切希望都放在江南上,若江南連續大災,怕大周就籌措不過來。這嶺南朕已經是決定定要開發的了!諸位相公都是朝中有識之士,覺得如何?”

這是皇帝自太皇太后逝世後第一次與政事堂諸相議事,意義絕非僅止於開發嶺南一事商。姬澤近年來雖然表現的手腕強幹,但身後有太皇太后坐鎮,宰相們雖知道這位主不是個性情和善的,但到底覺得皇帝太過年輕,終究看輕了幾分;而姬澤胸有雄圖,需要對政事的絕對主導權,絕不肯容忍被老臣壓制的境況,因此強硬發出自己的主張。今日這場議事面上看起來雖然尋常,實際上卻決定著日後君相之間的相處模式。

楊鈞和見姬澤態度十分強硬,不願與之衝突,率先退了一步,撫著花白的鬍鬚笑道,“聖人強國之心老臣理會。只是這嶺南開發之事茲事體大,若貿然大規模啟動,怕是人力物力籌措不過來。依老臣的意思,不若令姜皎在當地闢出一縣,主持此事,經個一年兩載後看看成效再圖後續!”

姬澤唇角微微一翹,轉問其餘二人,“兩位卿家又覺得如何?”

“聖人既都已經決定了,又何必詢問咱們呢?”朱潼一甩衣袖,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得到尊重,怒氣衝衝揚長而去。

甘露殿中靜默片刻,姬澤面色倏板難看至極。楊鈞和瞧著姬澤的面色惴惴勸道,“聖人,懷梓對大周是忠心的,只是性子有些強齊,您別跟他一般計較。”

姬澤聞言垂眸,掩去鳳眸中的陰翳神色,笑道,“安時公說笑了,朕如何會與朱卿家公計較?”複視向賀瑛,“賀卿家於此事見解如何?”

“老臣倒是認為‘天賜之福,弗取反禍。’”賀瑛拱手侃侃,“嶺南地力肥沃,乃天賜大周恩典,安時公老成持重是好,但如今瞧著反而是侷限了,嶺南本就水土有限,一縣之地更是不過方寸,縱是當真豐收,於大周糧倉又增益多少。既已驗證其地地力肥厚,不若全力開發即可。”

姬澤聞言滿意一笑,“楊卿家老成持重,但未免過於謹慎;賀卿家銳意進取,卻失之大膽。朕以為,可取二者折中,劃指交、梧、容三州為試點地,撥付農桑物資,教導當地居民種地。待來年收成後看施行。事須密行,還請幾位相公儘量保守。”

楊賀二人聞言都一悚,真切明白過來姬澤對嶺南意圖大半是為準備日後征戰,拱手應道,“聖人英明!”

姬澤滿意頷首,“此事既已議定,這就令翰林院即刻擬旨,頒佈下去施行。”

——太皇太后去世後,帝相的第一次交鋒以新帝最終達成所願落下帷幕。影響深遠,直接左右了日後政事堂的變動格局。當時之時,長安卻很少有人瞭解此事內幕。

行知書肆人聲鼎沸,一名戴著襆頭的藍衣書生讚賞的聲音傳來,“……那幅《葵花逐日圖》葵花花盤用筆精妙,絢爛熱情,定是出自哪一位名家之手,不然何至於如斯?”

另一名書生聞言也附和,“展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