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主張投降的人多一點。
看到這樣的情形,本來想借此看看自己群臣是否和自己一心的孫堅大感苦惱,不等群臣爭出一個統一的觀點,就匆匆結束會談,表示幾天後再說。
實際上那裡還有幾天可以等,蔣幹來的時候,王奇就要求他五天之內做出此事,加上他花在勸說其他臣子身上的時間,沒過三天,他就因為孫堅拒不答覆,離開了江東,返回王奇寨中了。
這期間,孫堅甚至沒準讓蔣幹和他的群臣見一次面,深怕這位舌辯才能出眾的傢伙把自己本來就不堅定的文官都給說服了。
孫堅這樣的無禮的行為,既讓蔣幹很惱火,也讓本來準備求見蔣幹,探探江北口風的江東豪門非常生氣。覺得孫堅僅僅是為了自己考慮,根本沒顧及百姓的利益。
蔣幹雖然沒有說服孫堅的臣子,但是已經很好的離間了孫堅軍民之間,君臣之間的信任。
**********************************************
王奇在知道蔣幹的行動沒多大成果後並不在意,他本來就不報說服孫堅的可能性,現在稍微有點遺憾的,就是那幾個主張投降的文臣,竟然也不準備投效自己。不過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王奇相信,等天下平定,自己再正式徵召他們,想來他們應該不會再拒絕。
建安三年七月,完全控制了長江的王奇,在勸降無效的結果下,對盤踞在江東的孫堅發動了總攻擊。
短短的一個多時辰裡面,將近一千艘各式戰艦,運輸船,民船,商船分成三隊,搶灘在了長江東岸。讓本來聚集在水寨,準備進行誓死抵抗的孫堅一下子找不到主反攻物件。隨後,從容登陸的三路大軍共五萬人,輕鬆的包圍了由黃蓋鎮守的牛渚水寨。
駐紮在秣陵城外石子崗水寨的孫堅,為了救援牛渚的黃蓋,決定派兵救援。結果半道中了王奇軍埋伏,三千援兵一個不剩被全殲,主將董襲被俘。
兩天後,牛渚水寨隨同鎮守在其中的八千水軍,一同化為一片火海。主將黃蓋被俘後拒不投降,被王奇下令流放到漠北。而王奇的大軍,也在這兩天裡,再運送了五萬人過來。剩下的十萬人,五萬人,駐紮在濡須塢,防備舒縣的孫策呂布軍,其餘的五萬鎮守江北各鎮。
成功渡江後,王奇分兵兩路,一路由趙雲率領,南下攻擊涇縣,準備攻佔孫家老巢富春,堵住孫堅南下的道路。一路由王奇親自率領,東進攻擊秣陵。
在接到王奇成功渡江的訊息後,孫堅不得不把石子崗及周邊郡縣的全部兵力集中到秣陵城中,想固守等待孫策他們的救援。
然而此時的秣陵城經過幾次徵兵,總人口已經不過十萬,青壯更是稀少,一萬餘正規守軍,加上兩三萬青壯鄉勇,那裡能是王奇七八萬精銳部隊的對手。堅守十來天后,因為孫堅在戰鬥過程中負傷,由第一文官張昭做主,開城向王奇軍投降。
此時,趙雲率領的兩萬多精銳,也已經輕鬆的拿下了涇縣和富春。
江東,馬上傳械可定。
王奇在攻克秣陵後,一面恢復城池,收攏降卒,委任官吏,一面卻是讓人傳書給揚州的其他郡縣,讓他們即日起接受朝廷的管理,迎接王師。當然,為了儘快結束戰事,王奇也把一部分閒下來計程車兵調到了濡須塢附近,支援對孫呂聯軍的攻擊行動。
第二百十九章 張飛翁婿
張飛的西路軍這幾天有點不順利,到不是打不過人家,憑著賈詡的,加上張飛的勇猛,就算馬家軍上將再多,也不一定能讓他們佔便宜。
問題是,到了玉門,賈詡和張飛幾次得勝後,卻陷入了游擊戰的泥潭中。
馬超為人大大咧咧,卻是豪放中帶著智慧;龐德沉著冷靜,有勇有謀;加上有馬騰和韓遂這兩員老將提意見,正是最佳的英雄組合。
特別是馬超,有人喜換稱呼他為馬痴,嘲笑他馬一樣有力量沒頭腦。不過實際上,馬超的本事還非常不錯的。他的粗獷無禮,實際上是智慧者不拘小節的表現。
歷史上,他在幾次無禮的直呼劉備表字,差點被劉關張殺了之後,變得中規中矩,膽小謹慎,一直生活疑慮和不安中。甚至還因為自己的朋友給自己抱怨辱罵劉備,而主動向劉告密。但正是從此之後,馬超的才能便如同耗光了燈油的明燈一樣,從此不再發光。甚至後來都沒來得及留下一個後代,就鬱鬱而終。
馬超,是一位悲劇型的人物。
不過這次的游擊戰主意,卻並不是馬超想出來的,他雖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