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休息,見宮中事變,忙帶了三千弓騎,擐甲持戈,立於閣下。遙見段珪擁逼何太后過來,王允大呼:“段珪逆賊,安敢劫太后!”
段珪回身便跑。何太后從窗中跳出,王允急救得免。王允一面救滅宮中之火,一面請何太后權攝大事,遣兵追襲張讓等,尋覓少帝。
張讓、段珪劫持少帝和陳留王,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約二更時分,後面喊聲大振,人馬趕至;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呼:“逆賊休走!”
張讓見事情危急,乾脆投河自盡了。少帝和陳留王不知道虛實,不敢出聲,伏在河邊亂草之內。閔貢趕上段珪,拿住問道:“天子何在?”
段珪說:“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
閔貢遂殺段珪,懸頭於馬項下,分兵四散尋覓。自己卻獨乘一馬,隨路追尋,剛好碰到也來尋少帝的王允。
王允得知找不到少帝,忙叫王才帶三千近衛一塊兒去找,畢竟是訓練有素的精銳,王才他們很快的就找到了躲在河邊亂草中的少帝和陳留王。王才知道兩人身份尊貴,忙叫人通知王允,自己卻帶著眾人跪在一旁。
王允得知訊息,忙跟著那個近衛來到河邊,看到兩個正在河邊瑟瑟發抖的小孩,一長一少,雖然臉上被煙燻的黑不留求的,身上也僅著睡衣,但看年長那人的睡衣是明黃色的,自然就知道是少帝和陳留王了。忙上前跪下,哭道:
“陛下受驚了!”
那少帝劉辨和陳留王劉協,本來正因為被一群士兵找到而害怕,卻發現這些士兵雖然長相彪悍,卻並沒有對他們有什麼無禮的行為,反而是跪在一旁。正在疑惑間,卻看見一個鬍子花白,面容慈祥的紫袍老者突然來到自己兩人面前,跪下哭著安慰自己。兩人受了一夜的驚嚇,此時見了這個慈祥的老者,不由一陣親切。知道危機已經過去,也情不自禁的上前去抱住王允,“嗚嗚”的哭出聲來。
王允看兩人僅著睡衣,在夜風中瑟瑟發抖,忙叫手下的近衛脫下外套,給少帝和陳留王披上。
此時閔貢也聞訊趕來了,君臣又是一番痛哭。
王允諫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
閔貢亦點頭稱是,於是王允帶著三千弓騎一路護送少帝和陳留王護宮,無奈少帝懦弱,一夜驚嚇,現在稍微有點放鬆了,結果竟然腿軟的都走不了路了,王允只得扶著少帝同乘一騎。一路上又遇到了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等人。
當天回到宮裡,見到何太后,又各自痛哭了一番。檢點宮中,不見了傳國玉璽。
第二天早朝,決定大赦天下,改年號光熹為昭寧。
因為昨天晚上王允先是救了何太后,後來又救了少帝和陳留王,功勞最大。所以何太后下令封王允為司徒,參錄尚書事,加食邑三千戶,繼續領豫州牧。其餘眾人也各有封賞。
第六十三章 董卓進京
王允救駕有功,得以加封為司徒,位極人臣;而且參錄尚書事,掌握了實權,心中自然春風得意了。
既然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了,王允自然不會放過這機會的,先將自己的親家,同時也是自己的別駕蔡邕,封為尚書;府椽石廣元封為議郎。因為王才最先找到少帝,而且少帝對他的印象很不錯,竟然被何太后封為了偏將軍,品級提升了一等,算是從王允的私軍轉成了大漢的**。
王允在這邊剛封賞完自己的親信,就接到了一個很不好的訊息。左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帶了二十萬大軍,已經來到了洛陽城外,此時正要求洛陽城守開城門,他準備進城叩見少帝;而幷州牧丁原,也正趕向洛陽,不日即到。
聽到董卓竟然帶了二十萬兵馬進京,王允知道事情就不能善了了。
洛陽城本來有十萬禁軍,最精銳的幾萬人是由西園八校尉控制的,稱西園禁軍。八校尉分別是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諫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瓊。這八校尉又皆統屬於蹇碩。
上次清除蹇碩時,西園禁軍雖然受損不多,但由於其中有很多蹇碩的親信,所以在何進殺死蹇碩後,除了袁紹曹操等幾人控制的部隊,其餘的西園禁軍就都被打散了。而剩下的禁軍,基本上是掌握在宦官的同黨,何進之弟何苗手中,這次擁護宦官的部隊,就基本上是何苗的,他們在和袁紹的等人的部隊作戰時損失慘重。而袁紹他們的精銳禁軍也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