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雁的故事,要從建陵末年說起。
這一年,書雁八歲。八歲的小丫頭對一切事情都懵懵懂懂,卻偏又到了好奇心初綻的年紀。書雁出身書香世家,父親是一傢俬塾的教書先生,還曾被王孫貴胄之家請入過京城做貴族子弟的老師。在京城的那些年,書雁的父親和母親相隔兩地,常以鴻雁傳書訴說心緒,後二人結為伉儷,便為其獨生的女兒取名為書雁,以紀念那段兩地相思的日子。
在父母恩愛的薰陶下,書雁一天天長大。她很憧憬,想象著自己以後會嫁給一個怎樣的男子。也許他家境殷實、相貌英俊,又或者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即使這些他都沒有,至少,他要像父親待母親一樣好。
每當她對母親說起這些,母親便只是笑笑,輕輕點了下她的腦門,“小丫頭,這麼小就迫不及待想把自己嫁出去,真不害臊。”
書雁便一下子紅了臉,嬌羞道:“哪有……”
書雁的姑姑是一名琴師,平日裡最喜穿白衣,仿若天上的仙子下凡。書雁能夠彈得一手好琴,正是因其師從於這個貌美卻清冷的女子。她叫雲琴,彷彿天生為彈琴而生。當她彈琴的時候,彷彿整個人都已融入了琴絃之中,靈魂早已隨著彈撥的音符間流走。可就是這樣一位伊人,卻不苟言笑,對其追求者更是從未有過半分親近,潔身自好已經達到了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地步。書雁知道,雲琴姑姑心性高些,對擇偶一事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對一般的男子看不上眼。父親見其已年過雙十,也曾給她說過幾門親事,但後來也都不了了之。
於是,雲琴就這樣,守身如玉地孤身一人,每日與琴相伴,不知何時良人才能夠出現。
那時的書雁甚至還幻想過,也許自己會比雲琴姑姑早一步碰見自己的真命天子呢!
建陵末年,秋分。書雁隨父親一同前往京城,參加在京城舉辦的三年一屆的京城詩會。這是全國各地文人最為期盼的時刻,誰若是能在此時嶄露頭角,便能在文壇小有名氣,甚至得到文壇大家指點也未嘗可知。所以,這對於文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機遇。
書雁的父親早已不需要這樣的詩會來提升名氣,其中參與的大多是年輕書生,因此,帶書雁過來不過只是湊個熱鬧,給她提前感受一番文學的氛圍罷了。
就是在詩會上,書雁認識了蘇楊林。
是年,蘇楊林年方弱冠。書雁一眼便從紛雜的人群中注意到了這個年輕英俊的書生。他一身樸素的白衣,並無錦衣華服,卻彷彿渾然天成地帶著一股貴氣。父親順著書雁的眼神望過去,也關注到了此人,眸中含笑,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刻意在對書雁說:“此人氣質不凡,當非池中物。”
書雁低下頭,卻遮掩不住臉頰上的一抹紅霞。
後來的發展正如父親所預料一般,蘇楊林在詩會上才驚四座,一夜之間京城聞名。不少佳人也聽聞了京城才子蘇楊林的名號,其獨創詩詞也被編曲而歌,成為風月場所中曼妙佳人口中的婉轉鶯音,一時風頭無兩。
八歲的書雁,並不懂得什麼是喜歡,什麼是仰慕。她只是在心底裡記住了這個人,記住了他的容顏,他的才華,和父親評價他“氣質不凡,當非池中物”。
詩會之後,書雁和父親又在京城住了一段日子,打算入冬後再走。這段期間,他們暫住在父親的一位朋友家。這位朋友也是一位文壇大家,在文壇享有盛譽,只是當時書雁對這些並無概念,便也未曾多想。直到……某一天,蘇楊林來拜訪此人,書雁再一次見到了他。
那時書雁在心裡想,這是命運麼?她原本只想在角落裡默默地偷看他,卻不料父親的這位朋友竟喚了她來:“書雁,來見見我們這位京城大才子,以後人家可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啊!”
書雁便怯生生地從屏風後走了出來,“見過蘇公子。”
蘇楊林見書雁生得乖巧可愛,便含笑問道:“小姑娘,多大了?”
書雁羞澀答道:“八……八歲了。”
蘇楊林微微一笑,他很喜歡這個小姑娘,當然,只是喜歡。
這是二人的第一次對話。自那以後,二人算是結識,雖說兩人有著十二歲的年齡差距,但在那樣一個時代,男子年長女子一些沒有什麼,即使是心智成熟的少女也有多半傾心於成熟穩重的中年男子,加之長輩們能看得出來蘇楊林對書雁也是有隱隱几分好感的,因此,大家都認為再過幾年,待書雁漸漸出落為少女之時,二人也許能夠成就一段好姻緣。
只是現在,書雁尚小,書雁的父親自然不會允許兩人有出格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