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奪清 作者:指環王

誰都不會很快垮掉。”

秦洪剛插道:“我還要說一句,大清國和日本會不會真的打起來很難說。如果拖上三年五年不打,我們怎麼辦?”

薛興華反問道:“能怎麼辦?的第一批士兵已經派出去了。”

王傑民見薛興華固執得難以理喻,只好嘀咕道:“如果戰爭拖上八年九年,我們有這麼大的實力支撐這麼久嗎?”

薛興華只有陣苦笑:都看好地大清國在日本地全力進攻下。沒有堅持到一年就投降了。1894年8月1日清朝向日本正式宣戰僅到1895年17日就簽下了屈辱地賣國條約《馬關條約》。這幾個月還包括雙方談判停火地時間。實際上戰鬥在1895年2月12日海軍提督丁汝昌開槍自殺。北洋水師整體投降後清朝地軍事行動就徹底失敗了。

可是這些事情自然不能跟洪剛、王傑民說。他只好籠統地說道:“大清國是我們地祖國。我們不是外人更不是趁火打劫地強盜。就如自己地子女幫父母一樣。沒有什麼條件可講。他們埋怨我們也好。讚揚我們也罷。我們都要做。說一句不好聽地話。我們這些人都是從國內逃出來地。在國內人心目中地名聲並不好。這是一次為我們自己正名地機會。我薛興華在這裡說一句話。無論這一戰是失敗還是成功論賺錢還是虧本。都要打。而且是付出全力地打!所有地人都要把心思轉到怎麼打、怎麼打贏上來。現在我還說一句狠話。即使大清國和日本不打起來。我也要拿小日本開刀。讓我們地艦隊打到小日本家裡去他們今後只能吃粥。他們地狗屁天皇不是隻吃一餐飯嗎?那就餓死他!”

二人連連點點。一副很受教育地樣子。但心裡都不以為然:我們就不信你這支貓突然不吃腥了。沒有好處地事你會做?你肯定是發現了有便宜可佔地事。

薛興華地話由薛興華自己在後來地有關會議上做了宣傳。眾軍官和三發市地市政府官員都把心集中到了怎麼為即將到來地戰爭上面。他們心裡雖然不踏實。但大家都積極完成薛興華所安排地工作。

藉助於薛興華地威信和以前地一連串勝利。在薛興華地高壓下整個三發市軍政大員地思想終於統一了。

統一了思想薛興華又給參謀人員一個很大地任務:為興華軍陸軍登陸朝鮮、為興華軍海軍進軍黃河制定詳細地計劃。他為參謀們假設了幾個條件:中日在八月份開戰。中日兩國都是全力而戰。戰爭只延續一年。

雖然薛興華對整個甲午戰爭的歷史熟悉,清楚地知道甲午戰爭中最著名的三場海戰和六場陸戰,但他沒有說出來擔心戰爭結束之後別人把他看成怪物。

三場海戰是豐島海戰、大東溝海戰、威海衛海戰,六場陸戰是成歡之戰、平壤之戰、鴨綠江海防之戰、金州旅順之戰、威海之戰和海城之戰。海陸九場戰鬥沒有一場中國取得了勝利。

將文案工作交給參謀薛興華自己繼續忙自己的事,只是過一二天去“指點指點”他們參謀們的計劃與前世的歷史慢慢吻合。

如果將來有人發現計劃太正確了,那

家討論的結果“怪”不到薛興華一人身上。

這天薛興華帶著陸軍參謀魏利賀參觀中華南洋第一兵工廠的地雷生產。不久前吳壽喜從英國引進了一項地雷生產技術,生產出來一批之後今天準備用山羊做實驗。

看著一群山羊茫然不知地朝前走,薛興華心裡竟然有了一絲不忍。當它們走過埋設地雷的地方時,爆炸的地雷將山羊撕碎了拋向各處,未死的山羊嚇得四處亂逃。

薛興華看了一會,說了一些鼓勵性的話就會回趕。因為現在工廠的主要精力用在生產手榴彈上面,地雷的生產只能靠邊。不過,薛興華還是在新加坡訂購了一大批地雷,讓運輸船運往朝鮮那個叫高原的小鎮。

歷史上,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就大量使用地雷。在袁世凱發往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電報中就有如下內容:“日兵萬人分守漢城,四路各要害及我軍由陸地前來(漢城)之路均置炮埋雷,每日由水路運彈丸、雷械甚多……”

正想著袁世凱時候,通訊參謀徐健業騎馬給薛興華送來了一封機密電報。電報是上海的廖衛先拍來的,只有寥寥數語。

薛興華讀完電報之後微著搖了搖頭,心裡對這個廖衛先的大局觀非常認同。想到自己剛才在思考袁世凱的問題就來了這麼一封電報,還真有的神奇。他對畢恭畢敬等他下命令的徐健業道:“回電!袁!”

徐健業寫了這個字,見薛興華不但久久不說話還動身就走,連忙問道:“師長,現在不急於回電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